【資料圖】
河南經濟報 記者 郭俊娟
1月31日-2月1日,泌陽縣雙廟街鄉閆洼村包村干部、村兩委、種田大戶,在鄭州大學駐村工作隊的組織下,來到省會鄭州相關農業科學研究機構及農業基地考察學習。
在鄭州市農科所,副所長王國杰介紹了農科所的基本情況。歷經60多年的發展,鄭州市農科所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這些科技成果積極推動了農業發展。包村干部潘強介紹了雙廟街鄉及閆洼村的基本情況,表達了對科技成果的渴求和科技創新的決心。農科所高度重視,組織了小麥、玉米、花生、草莓、黃牛、食用菌、果樹、污水處理等方面的近15名專家對閆洼村進行科技幫扶,在交流座談過程中,副所長吳小波表示愿意無償向閆洼村提供最新研發的種子,把閆洼村作為農產品推廣的實驗基地,雙方還就食用菌種植和南牛養殖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在鄭州市蔬菜研究所會議室,鄭州市蔬菜研究所黨委書記郭競首先介紹了本所的情況,蔬菜所歷經6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大量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尤其是近年來取得了河南省農業十大科技突破等為代表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推廣也取得了很大進步。郭競詳細介紹了該所派出第一書記的經驗和做法。談到農村的產業振興,他認為要做好規劃,做好產業鏈條,其中抓好種植業是很關鍵也是最為傳統的一個環節。另外,要盯住產業鏈條的前段和后端,抓好高附加值環節,尤其是產業的裝備及設施等,并表示愿意幫助閆洼村打造“一村一品”。鄭州市蔬菜所相關部門負責人、各研究中心主任、相關農業品種首席專家10余人出席了會議。在座談交流環節,專家現場問答了閆洼村多個一直未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鄭州大學農學院,鄭州大學農學院黨總支書記白付理首先對學員來學院參觀考察表示歡迎,建議下一步加強各方面合作,農學院愿意提供最新科技成果供閆洼村轉化。副院長商海紅帶領學員參觀考察了棉花國家重點實驗室、育種大棚等設施。高級農藝師柴現恩在培育基地向學員詳細講解了黑番茄、無土栽培、高品質草莓、優質葡萄等多項先進的種植技術。全新的種植觀念,先進的農產品種植和栽培技術以及自動化設備的使用,大大減少了勞動力的使用,降低了栽培過程中的成本。通過優化設計,大棚使用無供暖被動房技術,滿足了草莓等農產品的溫度需求。農學院及基地負責人表示愿意幫助閆洼村民復制一整套技術,并分析了閆洼村進行大棚種植的可行性及經濟效益。
在河南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的會議室,副所長胡宜亮及鞏濤博士詳細介紹了生物所的研究方向及成果。在座談過程中,對于閆洼村種植出現的各類問題,專家建議從生態平衡的角度、方向和思路解決問題,從土壤分析入手,可以高效率解決目前村內種植問題。學員還參觀了生態實驗室,了解和學習了生態實驗室的實驗方向。
本次調研學習得到鄭州大學、鄭州市農林科學研究所、鄭州市蔬菜研究所、河南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的高度重視,各單位精心組織了專家與學員見面、周密安排了考察路線,使學員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最多內容,專家們有針對性的對閆洼村的農業發展、環境發展等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和意見。本次調研學習進一步凝聚了力量,提高了能力,增長了見識,學員從理論到實踐,從視野到實操,從眼界到境界都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