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 記者 高青坡 通訊員 焦萌 姬冠鵬
2022年12月28日,在葉縣龍泉鄉草廠街村外,投資2.4億元的葉縣食用菌產業園項目正加緊建設。當天戶外氣溫低至零下三度,手指被凍得些許僵硬,可沿著村內主干道進入綠網菌業科技產業園區的菌菇大棚內,瞬間一股暖意襲來,數據顯示,溫度達19攝氏度。
“這40間工廠化食用菌仿生態智慧菇房全部是無菌的,對溫度、濕度、細菌等敏感度非常高,常年控制在18~22攝氏度。”園區負責人張中良介紹。
(資料圖)
庫房育菇實行立體化作業,每間房占地190平方米,實際種植面積可達453平方米。“園區每年可產優質褐松茸、雪松茸2400余噸,產值3380萬元,利潤1500余萬元,直接帶動就業150人。”張中良說。
綠網菌業是草廠街村招引的食用菌龍頭企業之一,像這樣的食用菌企業,該村共有4家,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不低于25萬元的分紅,同時可帶動周邊近600戶農戶務工增收。
王青發是草廠街村村民,早些年他還漂泊在外打工,為了生計而發愁,如今,一家人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安居小洋房。
“我跟俺老婆都在村里的廠里上班,一年收入十來萬,逢年過節還能分到不少菌菇。”談及村里的發展,王青發搶過話茬兒,“十年前,這些事想都不敢想。”
靠著食用菌種植,草廠街村成為當地的“明星村莊”。2021年11月份,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2022年11月份,又成功躋身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名列。
“在建的食用菌產業園項目就如同打造一個食用菌產業‘旗艦店’,建成后將為全縣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再添一把火。”葉縣縣長文曉凡說。
食用菌產業是葉縣大力發展“1+X+Y”農業模式、推動現代高效農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當地依托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升級“聯村共建”為“聯鄉共建”,強力推進“1+X+Y”農業發展模式,不斷拓寬產業發展“朋友圈”,推動葉縣由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
據統計,僅近兩年,葉縣集中簽約農業產業項目就有18個,總投資達到16.75億元。目前,縣內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34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4家,其中省級7家、市級27家。
在龍頭企業這個“1”的帶動下,農業區域品牌效應凸顯,特色產業發展勢頭正勁,葉縣各鄉鎮農業產業呈現齊頭猛進、遍地開花的良好態勢。
任店鎮的綠港現代農業產業園、馬莊回族鄉的富硒小麥產業園、龍泉鄉的食用菌產業園、田莊鄉的東李現代農業產業園……在鄉鎮這個“X”的主導扶持下,一座座兼具科技與實力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拔地而起,“裂變”成一大批高質高效的農業產業增長極,從而推動農戶這個“Y”經濟收入成倍增長,釋放出源源不斷的農業發展經濟紅利。
據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該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11.72元,同比增長6.4%;有勞動力脫貧戶和監測對象家庭純收入中,工資性收入和生產經營性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的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