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到2035年,鄭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要達到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綱要》展望了鄭州2035年的“模樣”,到2035年,鄭州將基本實現“兩化五強”奮斗目標(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強、樞紐強、生態強、文旅強、法治強),建成具有顯著國際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
在綜合經濟實力上,要進入國內城市第一方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城市核心功能大幅提升,城市軟實力全面增強,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重大進展,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根據《綱要》,“十四五”期間,鄭州經濟綜合實力要邁上新臺階。經濟總量邁上大臺階,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產業體系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經濟首位度、發展協調性、城市承載力持續增強,保持中高速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高于全省全國平均水平,成為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
同時,《綱要》還公布了“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左右,人均預期壽命82.5歲,高于“十三五”期間的80.6歲。
未來的“國際鄭”,這些事情值得期待
到2025年,鄭州全市人才總量要達到220萬
《綱要》明確,鄭州要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產業,大力引進世界一流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加強國內高科技“頭部”企業、央企省企研發中心、全省一流高科技企業、國內高校研發機構和豫籍在外人才的招引力度。到2025年,鄭州全市人才總量達到220萬,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團隊10個、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團隊)200個,在產業核心技術上形成人才比較優勢;新增高技能人才5萬人以上。
謀劃建設1至2條鄭開連接快速通道
《綱要》提出,以規劃建設鄭開同城化先行示范區為引領,強化鄭州和開封資源要素同籌同用、城市功能聚合互補、產業體系錯位布局、公共服務共建互享,打造中原城市群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統籌推進鄭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省道317,謀劃建設1至2條鄭開連接快速通道。積極推進軌道交通K2快線規劃建設,推進軌道交通通勤化、城際公路快速化、城際客運公交化,實現鄭開交通同城。
在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方面,《綱要》提出,鼓勵優質中小學校開展跨區域合作,推動基礎教育深度融合發展,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鼓勵老人異地養老,實現市民卡及老人卡互認互用。推動建立協同運行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探索建立居民服務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方面率先實現“同城待遇”。優化文化旅游資源布局,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旅游產品。
到2025年,鄭州將實現周邊省會城市2小時全通達
《綱要》提出,鄭州要加快建設國際交通樞紐門戶。將推進機場三期建設,完成北貨運區和第三跑道建設,啟動南貨運區和第四跑道建設,終端區達到“五進五出”能力。謀劃建設通用航空機場體系,支持上街機場功能提升,加快推進鄭州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到2025年,力爭航空貨郵量達到100萬噸,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500萬人次。
要提升鐵路中樞地位。完成“米”字形高鐵網建設,規劃向“十向”高鐵網躍升。完善“四主多輔”客運樞紐格局和“1+2+N”貨運系統,重點推動鄭州南站、小李莊車站及隴海外繞線等項目實施。到2025年,實現周邊省會城市2小時全通達,戰略拓展鄭州鐵路貨運服務范圍。
推進哈工大、中國民航大學等國內外合作項目進展
“十四五”期間,鄭州要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含農村寄宿制學校)150所,加快推進市屬高中階段學校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普通高中16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5%,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高水平,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6%。高等教育方面,加快實施鄭州工程技術學院新校區等項目建設,推進哈工大、中國民航大學等國內外合作項目進展,力爭引進1~2所優質大學。
鄭州將努力申辦2030年世博會
努力申辦2030年世博會,持續辦好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等國際性展會、論壇,爭取更多的國際會議、國際賽事、國際組織落戶鄭州。加快推進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落地,積極爭取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記者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