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彌補社保基金缺口,全國自2018年起分階段推進“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目前中央層面劃轉工作全面完成,部分省市劃轉工作也已進入收官階段。
2月23日,國新辦舉行國企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企業率先完成向社保基金劃轉國有股權任務,截至2020年底劃轉國有資本1.21萬億元。
具體到河南省,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獲悉,漯河城投、駐馬店城投等5家地市國企已于近期密集完成股權劃轉和工商變更,河南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進入全面提速期。
總額1.68萬億元,中央層面劃轉部分國資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
2月23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公布,截至2020年底,央企已劃轉1.21萬億國資充實社保基金。這是國資委從中央企業層面給出的數據。
根據財政部公布信息,截至2020年末,符合條件的93家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總額共1.68萬億元已全部完成劃轉,標志著中央層面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
全國為何要大力推進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
“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開始凸顯,但養老金尚存在缺口,急需相關國有資本來彌補。”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谷建全認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作為重要的社會保障制度,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是增強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的重要舉措。
問題的具體根源還需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
1997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7〕26號),正式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制度建立前企業已經離退休人員,不需繳納養老保險費,按原待遇支付辦法發放基本養老金,已參加工作的人員,制度建立前的連續工齡作為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發基本養老金。
然而,視同繳費年限等制度安排,導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存在一定缺口,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老齡化加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不斷加大,亟須采取措施彌補養老金缺口。
為增強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黨的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了《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決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彌補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轉軌時期因企業職工享受視同繳費年限政策形成的基金缺口,劃轉對象為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
按照“試點先行、分級組織、穩步推進”的原則,經國務院批準,2018年首先在中國聯通等3家中央管理企業,中國再保險等2家中央金融機構,以及浙江省和云南省開展試點。
2019年7月,進一步夯實養老社會保障制度基礎,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全國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中央層面具備條件的企業于2019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層面于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劃轉工作,為劃轉工作制訂了明確的時間表。
至此,由點到面,由中央到地方,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在全國全面展開。
5家地市國企股權已完成劃轉,河南劃轉工作進入提速期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全面推開后,河南省針對全省情況出臺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時間表。
2020年4月,河南省財政廳等五部門聯合發布《河南省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將河南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納入劃轉范圍,劃轉比例方面,統一為納入劃轉范圍企業國有資本的10%。承接主體方面,劃轉的國有股權由省財政廳集中持有,委托河南投資集團專戶管理,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各省直管縣(市)不再設立承接主體。
方案同時提出了明確的工作時間表,2020年8月底前開展試點,完成各級企業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摸底調查,審核確定劃轉范圍及劃轉對象工作。2020年底前,實施各級企業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
為推動劃轉工作,經河南政府同意,河南省財政廳牽頭建立了河南省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廳際聯系會議制度,由省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國資委、市場監管局、稅務局、證監局等部門組成,聯系會議由省財政廳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召集人,定期或不定期召集會議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那么截至目前,河南省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工作進展如何?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漯河市城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股權、駐馬店市城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0%股權、新鄉市新城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8.8198%股權、三門峽市陜州區煤炭工業總公司2%股權、滎陽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股權已于近期悄然過戶到河南省財政廳名下,完成實質性劃轉。
值得注意的是,為何部分地市城投劃轉比例不到10%?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獲悉,此次劃轉系按照2017年末總資本的10%劃轉,部分企業增資擴股會導致劃轉股權比例有所降低。
上述跡象顯示,河南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工作已進入劃轉實施階段。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全省劃轉范圍、劃轉主體、劃轉比例等已經確定,正在加速推進相關劃轉工作。
全國各地相繼出臺劃轉方案,部分省市已完成劃轉
不止河南,其他省份也相繼出臺當地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方案。
2020年2月,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明確劃轉對象為省、市、縣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監督管理或直接持有的國有企業股權。劃轉比例統一為納入劃轉范圍企業國有股權的10%。劃轉的企業國有股權由省財政廳代省政府集中持有,由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作為承接主體,委托該公司對劃轉企業國有股權進行專戶管理,市縣不再設立承接主體。
2020年9月,上海市印發《上海市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劃轉范圍包括全市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一級企業)、金融機構。劃轉比例統一為納入劃轉范圍企業國有股權的10%。劃轉的全市企業國有股權,由市財政局代市政府集中持有,委托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對劃轉企業國有股權進行專戶管理,各區不再各自設立承接主體。
2020年10月,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劃轉對象為全省各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監管的國有企業股權,以及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直接持有的國有企業股權。劃轉比例統一為納入劃轉范圍企業國有股權的10%。山東各級應劃轉的國有股權,統一劃轉至省級,由山東省財欣資產運營有限公司作為承接主體,對劃轉的國有股權進行專戶管理,市縣不設承接主體。
2021年1月,廣州市國資委下屬的上市公司廣州港、廣州酒家、珠江鋼琴陸續發布公告,收到實際控制人廣州市國資委的相關通知,以2019年12月31日為劃轉基準日,將廣州市國資委持有的廣州港集團、廣州酒家、珠海鋼琴10%的股權一次性劃轉給廣東省財政廳,由廣東省財政廳代廣東省人民政府持有,并委托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實施專戶管理。
不少省份緊鑼密鼓推進劃轉方案工作的同時,部分省份已完成相關劃轉工作。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獲悉,按照《關于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財資〔2019〕49號)中提出的地方層面于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劃轉工作的時間要求,云南、黑龍江等部分省份已基本完成劃轉工作。
截至2020年末,云南省累計劃轉省屬和州(市)國有企業44戶,共劃轉國有資本162億元,對應國有權益616億元,基本完成劃轉工作。截至2020年末,黑龍江省已對22戶省屬企業和市屬企業國有資本98.69億元進行劃轉,基本完成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記者 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