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化怎樣才能有效展示、保護、開發、利用?如何用新文創IP化開發思維為河南省黃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助力?10月27日,在“建言獻策雙月談”活動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室副主任潘偉斌、河南華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興圍繞上述問題建言獻策。
加強跨區域合作
打造多個文化主題展示區
缺乏全域文化規劃以及展示主線、各地均缺乏文化展示的地標性建設、展示手段過于傳統…… 這些都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室副主任潘偉斌在調查黃河流域文化保護開發時發現的問題。
對此,潘偉斌建議加強跨區域合作,打造黃河流域早期文明傳承區。黃河流域多種文化并存,而且涵蓋時間長,在此區域分布著許多夏朝早期的都城遺址,如洛陽二里頭遺址、濟源原城遺址,以及山西境內的安邑禹王城遺址等。因為河南與山西、陜西、山東等地文化互為一個整體,要全方位充分展示這一文化特征,就需要有一個全流域總體設計,主題明確,主線分明。
“如何將它們全方位地展示出來呢?為了突出重點,需要以黃河為主軸,主次分明,形成眾星捧月之勢,強化黃河作為中華文明中心的地位。”潘偉斌說。
由于早期文明形成時期的遺跡多集中在河南沿黃區域內,他建議主動與山西、陜西、山東等省進行協調,進行統一規劃,布局好這些文化景點,以全景的形式進行有效的展示,而不應因為區劃問題將一種整體文化人為地區隔開來。
潘偉斌說:“如以黃河中游和濟水上游為中心,打造夏文化展示區;以黃河中下游區域為中心,打造商文化展示區;以黃河中上游區域為中心,打造周文化展示區等。每個主題的展示區項目設置要盡量避免雷同現象。”
此外潘偉斌認為文化地標對展示地方特色十分重要,他建議各地通過地標形式將本區域內的重要歷史事件反映出來。
用新文創IP帶動文旅產業鏈
提升文化影響力
如何用新文創IP化開發為河南省黃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助力?如何全面提升河南文化影響力,甚至拉動全省經濟增長?河南華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興認為這些問題亟須解決。
“通俗地講,就是希望通過新文創,商業可以讓文化變得更加繁榮,而文化也可以讓商業變得更加美好。”梁興還舉了個例子:日本熊本縣一直以來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方。2010年的一個契機,熊本縣政府邀請專業團隊設計出熊本熊形象,這一火遍全球的IP帶動了當地經濟飛速發展。
他建議根植黃河文化,推出一個系列IP,代言黃河文化賦能地方產業。“可以依托IP特色,打造系列黃河禮物品牌,對相關歷史、自然、地方特產等進行符號化凝練,打造一批充分體現黃河文化的文創產品。圍繞IP內容,在機場、高鐵站、景區等地設立主題店,促進市場消費。對黃河文化相關的本土文旅業態免費開放IP授權,形成系列化、地域化的黃河文化IP產業,夯實文化自信。”梁興說。
圍繞以上觀點,他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留住人才,針對創新創意人才出臺綠色政策;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中小微文化創意類項目的扶持;文化IP要堅持開發、持續打造;讓具有實戰型的民營企業參與專業性建設。
“要相信本土團隊是可以培養的,要有對本土文化的自信。”梁興說。(記者 何心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