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輝煌一時的凈雅大酒店,如今陷入“欠薪”風波
以海鮮起家,主打高端餐飲的凈雅大酒店,轉型可能陷入困局。目前,鄭州的一家凈雅大酒店,被指陷入“欠薪”風波。
早在去年,凈雅就在全國進行戰略收縮,原先的26家店,目前僅剩8家,鼎盛時期一天營收上百萬元,如今輝煌不再。
而無論是轉型做小店,還是開發線上商城,這些措施,似乎都難將這家企業拖出泥潭。
【欠薪事件】
鄭州兩家凈雅大酒店
多名員工表示遭拖欠工資
6月27日中午,位于鄭州市金水路的凈雅大酒店曼哈頓店,被酒店的幾名前員工堵了門。堵門的原因,是酒店自今年1月份以來,一直拖欠員工工資。
“我是2015年11份來的,現在欠我1萬多元工資沒有發。”一名曾在酒店從事前臺工作的員工說,“我們也不想堵門,想跟店方好好商量,但那邊就一句‘集團公司現在也沒錢了’,給我們打了欠條后沒下文了。”
據了解,前來討薪的員工,之前多是酒店基層員工,前廳、后廚、吧臺等崗位的都有。
6月28日,這些員工為了討要薪水,集體去勞動部門填了表格,希望能夠通過政府部門的介入,盡快拿到工資。除了基層員工,多名高管也陸續辭職。
“企業對我有知遇之恩,如果不是實在做不下去了,我也不會走。”一名前高管表示,公司從2014年開始就有拖欠工資的情況,2016年之后,拖欠工資的現象愈發嚴重。
這名高管被欠的工資有數萬元,“現在酒店平時的收入都用來還銀行貸款了,壓根沒錢給員工發工資。”
據其官網介紹,凈雅大酒店目前在鄭州有兩家店,凈雅曼哈頓廣場店面積約14000平方米,其中約有60個包間;凈雅信息學院店營業面積在6640平方米左右,共有包間50多個。兩家店的定位都是頂級高檔海鮮正餐酒店。
【業績下滑】
凈雅多地酒店接連關店
員工猜測曼哈頓店會先關
相較于鄭州,凈雅在其他地區的“寒冬”,來得更迅猛。
凈雅此前在沈陽開有3家店,但2014年下半年和去年上半年前后關了凈雅皇姑店和凈雅鐵西店,僅剩的沈陽西濱河店也爆出拖欠員工工資。
2015年,凈雅先后關掉了北京黃寺大街凈雅大酒店和宣內大街西絨線胡同的凈雅大酒店,其官網所稱北京區域6家高端商務酒店,目前僅剩3家還在營業。
山東凈雅養生苑餐廳有限公司也于2015年12月關閉。目前在凈雅官網上看到,現在可以查到12家凈雅門店,其中北京錦繡凈雅、北京黃寺凈雅、山東凈雅養生苑已經關店。
而凈雅高級副總裁張棟華去年初曾公開表示,彼時凈雅在全國共有26家門店,自持物業與租賃門店數量比約為1比1。除閉店外,凈雅還將酒店內的空置空間出租出去以求獲取收入。
據凈雅曼哈頓店的多名員工透露,“這家店目前正在尋求整體轉租,做到10月就不做了。”
對此,河南商報記者求證目前鄭州凈雅兩家店的負責人徐海芳,對方電話一直在轉接中。一名離職員工表示,“曼哈頓店已經不接10月以后的婚宴了。”
在2012年開店時,曼哈頓店的租約一次性簽了10年,“當時租金就付了1億多元,交到了2022年。北京有些店都是自己買地蓋的樓。”
信息學院店的租約則簽了20年,因此,多名員工推測,凈雅很有可能先關閉曼哈頓店。關店的背后,是業績的持續下滑。
【業內分析】
“船大難掉頭”
多次謀求轉型但效果不佳
凈雅集團1988年創立于威海,以海鮮起家,一度成為高端餐飲的代表企業,曾經的中國餐飲百強企業。其官網上,有“全力進軍中國餐飲第1品牌”字樣。
自2012年年底“八項規定”出臺后,凈雅一直謀求轉型,但效果一般。據凈雅前高管介紹,2012年至2014年,凈雅的月營業額降幅達1/3。
2013年開始,凈雅開始探索各種轉型之路,旨在“關大店、開小店”,如推出精品海鮮火鍋么豆撈、陽光海岸自助餐、“天天見面”地鐵餐車等項目。
目前,這些項目大多流產。2015年夏天,凈雅甚至在一些啤酒夜市開了大排檔,然而效果并不太好。
另一方面,凈雅也在積極做餐飲線上O2O,從凈雅官網上可以看到,凈雅線上主要有凈小二商城和凈小二麻辣海鮮旗艦店。
不過,商城上的信息2014年8月后就再無更新,點擊購買商品,也均顯示商品已下架。而凈小二麻辣海鮮旗艦店的鏈接打開后,也已經沒有在售產品。
據凈雅大酒店一名前高管透露,這些線上O2O的嘗試,效果都不好,很快停止了運營,“多少還存在換湯不換藥的情況,整體運營的體系不升級、平臺不升級、內部的激勵機制與薪資機制等不改革的話,發展新品牌對企業的積極影響相對有限。”
從連續關店到出租物業,凈雅已經釋放出衰落的信號,即便是轉型成功,后期運營壓力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