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關注過鄭州的歷史文化?3000多年歷史的商代古城遺址,文廟—城隍廟、書院街等歷史古跡,還有幾個國棉廠的美好回憶。這些歷史文物遺存該如何保護?
昨日上午,《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戰略規劃研究》終期成果專家評審會和《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5—2020)》初步方案專家咨詢會召開。根據最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鄭州要重現千年商都風貌和明清古城風貌。在市區內環,要打造外城環線——商王都文化展示、內街環線——古城明清傳統風貌的展示體系。
【規劃】古城歷史街巷串聯古城歷史風貌區,形成內街環
此次規劃在地域空間上分為市域、市區和歷史城區三個層次,其中后兩者是本次保護重點。
鄭州市域面積約6436平方公里(不含市區和歷史城區),市域層面將按照全面保護與重點保護結合選擇。保護重點是名城、名鎮、名村、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文保單位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鄭州歷史城區范圍是沿商城內城墻外圍城市道路劃定,即由金水路、城東路、杜嶺街、北順城街和城南路所圍合區域,面積約3.8平方公里。
根據規劃,此次將重點保護千年延續的古城格局,保護承載名城歷史文化價值和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和傳統風貌區。
◆古城格局,將通過以下幾個關鍵詞呈現◆
兩環:沿商城內城垣遺址輪廓形成古城環,以古城歷史街巷串聯古城歷史風貌區形成內街環。
兩軸:遵循明清古城區城市發展肌理,重現古城“十字軸”格局,規劃兩條歷史文化展示軸,即連通古城東城門和西城門的古城風貌展示軸。鄭縣衙署舊址貫通南城門的傳統民居民俗文化展示軸。
五區:結合現狀歷史遺存,劃定3處歷史文化風貌區和2處歷史文化街區,即以鄭縣衙署舊址為核心的衙署文化歷史風貌區、以城南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為核心的商城博覽文化風貌區、以城區西南傳統民居聚集區為特色風貌的傳統民居文化風貌區,以及文廟—城隍廟歷史文化街區和書院街歷史文化街區。
【主題】歷史文化街區分主題發展,有市井繁華也有現代工業
歷史城區和文化街區都將通過不同主題進行發展。通過挖掘整理古城歷史遺跡信息、名人文化、歷史典故等,展示古城多元文化的獨特魅力,形成外城環線——商王都文化展示、內街環線——古城明清傳統風貌展示體系。
文廟—城隍廟歷史文化街區的主題為市井繁華,將被打造成鄭州具有典型傳統民俗特色的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閑街區。
書院街歷史文化街區的主題為文化書院,將結合書院街整治和東里書院的復建,形成以傳統居住、文化體驗為主要功能,集商業、休閑、旅游為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
國棉廠文化休閑娛樂街區的主題為文化西城,將形成鄭州西城工業文化的綜合展示和深度體驗消費街區。
二砂歷史文化街區的主題為“鄭州1953”,將以街區工業建筑與元素為基調,打造鄭州西部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園,為藝術、設計、時尚、媒體、社交等創意產業提供場所和空間。
古滎歷史文化街區的主題為“故城·故事”,以“漢風清韻”為街區特色,全面保護與激發漢文化,保護清代城鎮傳統格局。
◆歷史城區和文化街區都有不同的主題◆
【評審】鄭州歷史文化名城初步規劃將接受專家審議
另據了解,商都名城建設將以歷史文化與城市建設相結合,進行景觀廊道建設、文化公園建設、博物館建設和非物質文化場所建設。按照初步規劃,鄭州將建設2條文化生態型綠道和13條文化景觀型綠道,建設20個遺址保護公園,3個濕地文化公園。同時。建設21處博物館,新建10處,現狀保留11處。
隨著考古的新發現以及相關條例、辦法的頒布實施,鄭州市組織開展《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并同步開展《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戰略規劃研究》。目前《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已形成終期成果,《鄭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5—2020)》已形成初步方案,昨天提請專家評委會評審。
鄭州市規劃局相關人士說,專家審議結束后,兩個方案將提交鄭州市政府,由其決定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