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50節滿載信陽綠茶的中歐班列從河南信陽火車站出發將沿著古老絲綢之路,駛向萬里之外的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據悉,該批出口的綠茶重量近1600噸,貨值300萬美元,列車將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歷時15天,行程約5000公里到達目的地,此批產品全部采用信陽市主要產茶區的夏秋茶經加工而成,此專列產品為信陽茶農增收約1500萬元人民幣。
此次信陽綠茶專列是繼今年1月18日首班中歐班列(鄭州)信陽綠茶專列開啟之后,再次向烏茲別克斯坦出口信陽綠茶。
“古有張騫攜茶出使西域,今有班列載茶走出國門。”河南省茶葉進出口集團董事長王鵬曾經介紹說,中國是茶的故鄉,古往今來,茶葉不僅是流通在絲綢之路上的主要商品,也是東西方文明交流交融的載體。
有“中國茶鄉”之稱的信陽,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種茶,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信陽毛尖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信陽市浉河區政府區長于海忠介紹稱,信陽綠茶專列對打造信陽茶業對外開放新窗口、注入信陽茶發展新動能、提升信陽茶的知名度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信陽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開了河南茶行業進出口貿易銷售的新渠道,為河南農副產品出口打開了新局面。信陽綠茶出口帶動了信陽夏秋茶資源利用,延長了茶產業鏈條,幫助茶農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同時也為中國茶文化傳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者 楊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