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于促進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省規模以上服裝和相關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培育年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企業30~50家,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10~15個,產業鏈條更加完善,產業結構更加優化,行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叫響一批河南品牌,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建成全國重要品質服裝制造基地。
13項重點任務
促進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
《意見》共提出13項重點任務,具體如下:
(一)優化發展布局。以集群集聚為依托,以實體經濟為核心,以產業鏈為主線,打造上下游貫通、左右側協同的產業發展新生態。以鄭州為中心,豫北、豫東、豫南為主干,豫西為次干,縣域為主體,省域、市域、縣域高效聯動,構建時尚創意、加工制造、市場發展相互協同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二)壯大產業集群。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大中小企業聯動、上下游協作互補、產業配套完備、集聚效應顯著的百億級優勢產業集群。
(三)培育龍頭企業。加快培育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重點培育超10億元“大個頭”企業,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有競爭優勢和產業擔當的“功勛企業”。
(四)強化產業鏈配套。按照規模化、集約化、可持續發展要求,高水平、高標準引進印染、服裝面料等項目,著力破解我省紡織服裝產業鏈中間環節制約。
(五)加快技術研究和推廣應用。加快服裝行業智能制造關鍵環節、關鍵技術的研發和試點應用工作,推進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
(六)提高創意設計能力。引導企業在產品、工藝、包裝等環節提高設計創新和系統集成水平,增強自主品牌建設和原始設計制造能力。
(七)創新發展營銷模式。鼓勵企業創新營銷渠道,加快培育網上銷售、直播帶貨、場景體驗等新零售業態,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八)推動智能化改造。加快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推動服裝設計、制造、管理、倉儲、物流配送等環節數字化系統的集成應用。
(九)推廣云生產管理應用。發展柔性化生產、小批量個性化定制、網絡協同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
(十)打牢質量基礎。從制定標準、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模式、開展產品質量比對等方面,引導企業切實提升產品質量。
(十一)培育引進企業品牌。通過加大品牌推廣、品牌管理體系貫標、扶持品牌服務機構等培育本土企業品牌,力爭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服裝制造和設計品牌企業落戶我省。
(十二)打造區域品牌。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基地,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名城、名鎮,叫響產業集群區域品牌,提升我省服裝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
(十三)強化公共服務。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高技術研發、創意設計、質量檢測、集中采購、市場營銷、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物流運輸等公共服務水平。
業內人士發聲
為河南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意見》一經公布,迅速引起業界關注。1月26日,來自河南本土服裝品牌的企業家、鄭州服裝協會負責人、本土設計師等從業者紛紛表態發聲,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為河南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鄭州市服裝協會秘書長賀榮:
河南省服裝產業突破3000億元,鄭州服裝可從這三點發力
《意見》表示,繼續辦好鄭州國際時裝周、中國(河南)國際大學生時裝周等展會,支持各地舉辦服裝博覽會,廣泛開展流行趨勢發布、服裝設計大賽、高端產業論壇等活動,提升我省服裝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
“這份政策大禮包,迅速提振了河南服裝產業的發展信心,也旋即點燃了行業人士的市場熱情。”作為鄭州服裝產業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鄭州市服裝協會秘書長賀榮表示,鄭州國際時裝周已經連續舉辦三屆,中原服裝高峰論壇已連續舉辦四屆,幾年來協會堅持為時尚發聲,其所希冀的本土原創設計力量崛起的愿景,也逐漸得到滿意回應。
在她看來,河南省服裝產業相關業務收入突破3000億元,需從以下三點發力:第一,打造兩個區域品牌:鄭州女褲和鄭州女裝。十多年前,鄭州服裝業提出“中國女褲看鄭州”的響亮口號,短短幾年后,鄭州女褲在全國服裝市場迅速崛起,雄踞全國市場“半壁江山”。站在時代發展的新節點,鄭州需要重塑“中國女褲看鄭州”,并積極推進建立中國褲業之都,籌辦中國褲業博覽會,融入中國女裝“三州一圳”(廣州、杭州、鄭州、深圳)未來新格局。
第二,貫徹《意見》指導方向,以鄭州為中心,構建時尚創意、加工制造、市場發展相互協同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力爭在鄭州打造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和一個中西部時尚高地。
第三,響應政策號召,繼續辦好兩個時尚大型活動:鄭州國際時裝周,中原服裝高峰論壇,積極引進國內大型時尚賽事,為鄭州乃至河南服裝產業輸送高質量人才。
云頂服飾(逸陽)董事長劉濤:
推新品、重研發、建產業園,預計五年內營收實現20億元“小目標”
劉濤告訴記者,此次《意見》的出臺,充分說明政府對服裝產業的高度重視。站在企業角度,逸陽也已制定相應的戰略規劃,未來會加大品宣力度、提高研發投入以及斥資建設產研銷一體化的服裝產業園。
“就在不久前,我們制定了公司三年和五年戰略規劃,規劃預計在5年內實現主營業務產值突破20億元。”劉濤表示,剛剛過去的2020年,逸陽女褲營收已達3.6億元,2021年這一數字要達到5億元。
如何分階段實現5億元和20億元的“小目標”?劉濤稱,在制定總體營收規劃后,逸陽會圍繞女褲產品,對總體指標進行梳理分解。同時,為逸陽的長期合作伙伴給出規劃意見,提升雙方聯動效率。“逸陽需要發展,那合作伙伴的質量也要‘水漲船高’,要提高供應商的合作效率。”劉濤說,在加大品宣力度的同時,新推出“逸褲”品牌,仍主打年輕女性用戶。
“當下,公司研發設計投入占比不足3%,在2021年,我們會將研發投入比例翻一番,提升至總投入的5%左右。”劉濤稱,只有提升研發投入,才能研發生產出版型更好看、更具舒適度的優質服裝,才能提高用戶復購率。
此外,逸陽將在鄭州新密市曲梁鎮的曲梁服裝工業城,投資建設集服裝產研銷于一體的服裝產業園,預計投資額達8億元,目前已經動工,將按照施工進度有序開展。
鄭州畫眉服裝設計有限公司(煙花燙)董事長陳黎明:
繼續發力電商,未來五年爭取邁入全省一線企業陣營
“昨天得知這個消息,作為企業方還是很興奮的。《意見》很詳細,對今后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行動引領作用。”陳黎明表示,經過近些年的發展,鄭州服裝產業日漸做強,積累了相對較好的基礎,逐漸對國內的獨立設計師群體、品牌運營商形成虹吸效應,從業人員素質得到很好提升,這對后期鄭州服裝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后勁支撐。
位于曲梁服裝工業園的煙花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淘品牌。2009年,它由鄭州畫眉服裝設計有限公司初創,依托線上市場成長,銷售規模迄今已至3億元。僅在2020年“雙11”的秀場,煙花燙的銷售額即達到851萬元。
針對《意見》中提到,培育年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企業30~50家,形成百億級產業集群10~15個,產業鏈條更加完善,產業結構更加優化,行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等要求,陳黎明稱,未來五年,煙花燙將堅守品牌路線,爭取步入一線企業陣營。
面對疫情影響,與大多數行業一樣,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面臨著嚴峻的生產貿易形勢。陳黎明認為,根據外部環境及企業自身情況,將暫緩發力線下,繼續深耕電商領域,修煉內功,提升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鄭州本土知名設計師馬三毛:
政策加持下,產業鏈背后的設計師力量讓鄭州玩出“時髦”
“設計師是服裝企業的靈魂。”在馬三毛看來,此前鄭州面臨優秀設計師“東南飛”的行業窘境,隨著政策的進一步加持,未來時尚元素將更加向中原匯聚,他相信優秀設計師也將迎來回流的跡象。“同時,也將為設計類院校畢業生、新銳設計師量提供發展信心。”
十多年前,鄭州女褲甲天下,“全國女褲看鄭州”將鄭州女褲推向舞臺最中央;2013年以后,鄭州女褲產業轉型系列女裝,并在2016年步入穩健發展期,鄭州市服裝協會提出了鄭州女裝產業的10年發展方向,打造“三州一圳”的未來中國女裝新格局,鄭州女裝迎來新時代。同時,在政府和鄭州市服裝協會支持下,鄭州國際時裝周也將一批批本土設計師推向“聚光燈”下。
馬三毛感受到了這種文化和時尚氛圍的打造帶給設計師的支持和助力。“過去鄭州的服裝產業遇到的一個大的瓶頸就是人才的匱乏,通過和鄭州國際時裝周、國際國內模特賽事等的合作,設計師和相關企業有了很好的展示和對接的平臺,緩解了了人才瓶頸。”
馬三毛也對未來鄭州服裝產業的發展充滿期待。 “過去我們重生產、輕設計,現在的思路已經不一樣,并不是一味追求低端產值,而是追求更高端的發展道路。優秀設計師和相關專業院校畢業生將迎來更多機會,產業鏈背后的設計師讓鄭州更加‘時髦’,時尚之都未來可期。”(記者 丁洋濤 張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