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許昌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從加快推動文化和旅游業復蘇、豐富文化和旅游消費產品供給、大力發展夜間消費經濟、著力發展特色文旅商品、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費惠民措施、優化文化和旅游消費環境、推進消費試點示范創建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舉措。
劃重點:
?落實文化和旅游企業租金減免、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辦理文化和旅游企業社保業務期限。加強文化和旅游從業人員線上培訓,支持文化和旅游企業開展網絡宣傳營銷。
?加大文化旅游產業招商力度,發揮重大文旅項目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進曹魏古城、神垕古鎮、襄城明清古街等文旅項目建設,盡快形成新的供給能力。
?支持鄢陵花都生態旅游度假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鼓勵各縣(市、區)爭創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旅游景區提質擴容。
?促進文化和旅游與農業農村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挖掘山水生態、農耕文化、特色種植、古鎮古村等資源,打造一批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鄉(鎮)和鄉村旅游特色村。
?鼓勵支持一些文化基礎好的鄉村,成立新時代文化聯盟,積極探索“鄉村文化大集+農貿大集+餐飲小吃”新模式,培育農村消費新熱點。
?傳承紅色基因,積極培育發展紅色旅游。促進文化和旅游與康養融合,鼓勵鄢陵縣、禹州市利用中醫藥、溫泉、生態環境等康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康養旅游,建設一批中醫藥、溫泉和生態休閑康養小鎮。
?促進文化和旅游與教育融合,挖掘鈞瓷、中醫藥、社火、刺繡等非遺項目以及古鎮、古村、古街等資源,充分利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藝術館、科技館等大力發展研學旅游,認定一批研學基(營)地。
?促進文化和旅游與工業融合,引導瑞貝卡、黃河旋風、森源電氣、姚花春酒廠等工業企業發展工業旅游,鼓勵禹州市、長葛市、襄城縣利用廢棄礦山開發礦山公園,支持魏都金牛文化創意園利用廢舊工廠及工業設施建設文化創意基地。促進文化和旅游與體育融合,支持長葛大中原汽車公園開發運動體驗、賽事參觀等體育旅游項目。
?推動文化和旅游與科技融合,運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超高清顯示等技術,打造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游產品。依托各地餐飲文化,打造特色美食品牌,推廣旅游名小吃。支持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等文化機構開發文創產品,擴大購物消費。鼓勵打造中小型、主題性、特色類文化旅游演藝產品。
?大力發展夜間消費經濟。支持灞陵橋景區、花博園景區、曹魏古城、曹丞相府、瑞貝卡歡樂園等有條件的旅游景區和項目,在保證安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展夜間游覽服務。
?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創辦和提升一批美食節、音樂節、彩燈節等夜游主題活動,支持開發駐場演藝、水系夜游等沉浸體驗式夜生活項目。支持各縣(市、區)做好夜間文旅消費的系統規劃,科學布局,差異化打造多元化、多樣化的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加強文旅商品研發,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農產品,按照“品牌化提升、專業化運營”的模式,包裝開發一批獨具許昌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景點特色的文創產品、文化旅游商品和紀念品。持續舉辦文創產品大賽、非遺展、旅游商品展銷會等活動。強化對鄉村旅游商品的宣傳營銷,每年組織鄉村旅游商品展、每兩年舉辦一次鄉村旅游商品大賽,將特色商品上升為“許昌禮物”,利用許昌旅游消費電商平臺,借助各景區、酒店、商場、超市的流量優勢,設立鄉村旅游商品專柜,開展線上線下推廣銷售,形成旅游商品生產營銷體系。加強與大型旅游公司的合作,充分利用其5G網絡平臺及線下店推銷我市特色文旅商品。
?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費惠民措施。鼓勵景區結合實際推出門票減免等優惠措施,引導景區擺脫“門票經濟”束縛,增加服務項目,激發游客二次消費。組織開展文化和旅游消費季、消費月活動,培育數字文旅消費體驗項目。
?鼓勵依法拓展文化旅游消費信貸業務,創新消費信貸抵質押模式,開發不同首付比例、期限和還款方式的信貸產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單位與職工結合工作安排和個人需要分段靈活安排帶薪年休假、錯峰休假。
?提升許昌旅游服務中心,完善服務功能。建設許昌文化客廳,全面展示我市優秀歷史文化、名人文化、非遺文化、文創產品、特色商品和城市變遷史,打造文旅消費新高地。依法依規對傳統演出場所和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進行改造升級,完善服務設施,配套建設餐飲區、觀眾休息區、文創產品展示售賣區、書店等,營造優質消費環境。
?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和通達景區公路規劃建設旅游全域導覽圖、旅游交通指示牌等服務設施,提升旅游交通便利化程度。加快5G基站建設和場景應用,引導演出、文化娛樂、景區景點等場所廣泛應用互聯網售票、二維碼驗票,提高票務預訂、停車收費、導游導覽等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到2022年,4A級景區全部建成鉆級智慧景區。推動移動支付在文化和旅游行業應用,擴大移動支付覆蓋面。到2022年,文化和旅游消費場所互聯網售票和4G/5G網絡覆蓋率超過90%。
?推動禹州市、鄢陵縣開展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示范單位創建工作,開展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星級民宿品牌、優秀消費網點、精品旅游線路和文旅消費活動評選推介活動。積極創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鼓勵建設包括文創商店、特色書店、小劇場、文化娛樂場所、體驗型主題街區等多種業態的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地,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到2025年,創建1—2個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縣(市、區)、1—2個省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
?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大文化旅游發展資金支持力度,重點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費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區、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