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循環,無疑是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最熱的關鍵詞。雙循環背景下,豫企如何在新一輪競合中主動適應新發展格局?河南企業家又該如何弘揚企業家精神,參與雙循環、建設新河南?
12月5日下午,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暨2020中國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現場,河南企業家以“雙循環與新河南”為主題,互動熱烈。
河南首家7-11便利店打破全球紀錄,證明河南的消費市場是龐大的
三全食品創始人、萬江集團董事長陳澤民表示,今年10月,由三全食品引進的7-11便利店河南首店在鄭州開業,雖然店面只有100平方米,但開業首日就達到了65萬元銷售額,河南首家7-11便利店打破了全球紀錄。
“這說明河南人的消費能力是巨大的,河南的市場是廣闊的。河南有1億人口,擁有極優的交通、區域優勢,利用好這些資源優勢,可以做出非常大的成績和貢獻。”陳澤民說。
好想你董事長石聚彬,回望過去27年的發展歷程,認為好想你做成了六件事情:一是改變了紅棗的品質,二是改變了人們吃棗的方法,三是把紅棗帶到了品牌時代,四是塑造了農業一二三產融合的標桿,五是打造了紅棗上市第一股,六是助推了紅棗期貨上市。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必須創新才能更好發展。”石聚彬說,2020年,好想你將加快推動以紅棗為主的功能型食品的研發,包括配方、生產工藝、技術裝備、包裝形式等多方面的創新。他還透露,通過創新建立了新的“好想你”,最新店面就叫“好想你新鮮食貨館”,元旦之前首家門店就可亮相。
對于改革和創新的力量,濟源鋼鐵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玉田深有體會。濟源鋼鐵是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優特鋼企業。他說,企業快速發展最基本的動力是改制,讓員工和企業成為利益共同體。
北上廣深的高技術人才回鄉就業現象明顯,河南科技企業迎來很好契機
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紅軍觀察到,河南以往的經濟結構主要依靠糧食、煤電和實體,這些領域在全國占很重要的地位。但在信息技術領域,河南卻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這主要因為在人才、科教資源方面我們處于劣勢地位。之前漢威科技集團去清華、北大招人相當不容易,但在雙循環大背景下,最近一段時間,科技人才回流非常明顯。北上廣深的IT科技人員、名校博士、碩士回鄉就業現象明顯。”任紅軍認為,河南除了區位優勢、人口基礎優勢之外,科技人才的回流,也迎來了很好的契機。
據透露,雙循環新格局下,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為企業帶來機遇。漢威科技“十四五”期間還將重點布局長三角地區,重點圍繞MEMS、光電技術等先進傳感器、數字經濟云平臺及應用方面,加大研發創新、市場營銷、投資培育平臺建設,在上海打造第二總部。同時把一些適合在中原地區產業化的項目導入到河南,發揮兩地資源互補優勢。
產業鏈、服務鏈、資本鏈重塑,河南企業面臨三大機遇
河南資產總裁崔凱認為,雙循環新格局下,河南企業面臨三大機遇:
一是產業鏈重塑機遇。河南工業基礎扎實、門類齊全,特別是食品制造、裝備制造等行業在全國領先,可以借助本輪產業鏈重塑機會,加快轉型,提高競爭力。同時,在新興產業領域,也可以借此機會高起點布局。
二是服務鏈重塑帶來的機會。“雙循環”背景下,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各類專業服務機構支持,這給包括金融業在內的現代服務業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三是資本鏈重塑帶來的機會。借助科創板、注冊制的推出,將為我省企業更加充分地利用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
神火股份今年在資本市場動作頻繁。4月30日,該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7月份,啟動重大資產重組;10月份完成對云南神火的收購。此外,神火股份還取得廣西龍州36%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對此,神火股份董事長李宏偉稱,公司明年將借助資本市場持續發力,依靠“資本+實業”雙輪驅動戰略,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融入雙循環格局。(記者 張利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