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激發了生物醫藥創新。如何乘勢而上,在危機中開創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機?11月19日下午,正在江蘇考察的河南省黨政代表團走進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探尋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是國內發展水平最高、競爭力最強的生物醫藥專業園區之一,集聚了400余家生物醫藥領域創新企業,在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細胞治療等方面形成顯著優勢。事實上,江蘇省已成為全國醫藥產業發展最快、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該省新藥申報量一直處于全國前列,入圍“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本次河南省黨政代表團滬蘇浙考察行程中,生物醫藥產業是重點線路之一。很顯然,我們是想通過近距離學習這些標兵,給自家的生物醫藥產業開出加速發展的“藥方”。
“河南醫藥產業也頗有些‘家底’,但和江蘇等醫藥強省相比,無論在行業規模還是創新能力上,差距都很大。”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生物技術藥物領域,我省擁有血液制品龍頭企業華蘭生物、國內體外診斷試劑和儀器領域主力廠家安圖生物、國內獸用疫苗行業龍頭企業普萊柯生物;中藥領域的宛西制藥、羚銳制藥,化學制藥領域的輔仁藥業、福森藥業、樂普藥業也都具有全國知名度。
向江蘇學,學什么?
首先,學高能級的產業模式。以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為例,園區重點構筑“中國生物醫藥看蘇州”的品牌和全球性的產業地標,打造出“眾創+孵化+加速+產業園”鏈條式全功能載體。南京生物醫藥谷則聚焦“基因之城”建設,著力打造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鮮明的產業定位、更強的集聚效應、更高的產業能級,決定了產業行穩致遠。
其次,學大力集聚高端創新資源要素。科技創新是生物醫藥產業安身立命的“牛鼻子”,要聚焦本省本地優勢重點領域,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蘇州工業園區陸續設立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蘇州藥物創新研究院、中國醫科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等研究平臺;啟動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生物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建設省生物醫藥創新資源協同運營中心等五大產業配套中心,打造出獨具一格的創新平臺。
再次,學更高水平構筑產業生態。蘇州工業園提出,配置最優資源,集中最優政策,營造最優環境,對企業的服務進行全面升級:“一企一策”扶持龍頭企業發展;企業、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逐一破解;打造唯一性、引領性、獨創性的生物醫藥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
對標先進,自當埋頭苦干擔當作為。近年來,我省和江蘇醫藥產業的合作也在不斷加強。在河南省黨政代表團和江蘇省知名企業家見面會上,江蘇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曙光對河南優良的營商環境、廣闊的市場空間贊不絕口。
“兩年前我們到漯河建設生產基地,當地不計項目大小,一直熱情跟蹤服務,市政府還專門組織周例會,幫助協調落地生產中的問題,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落地、當年投產。”方曙光說,公司在漯河從最初的3000萬元投資追加到現在的3.6億元。“河南市場優勢大,下一步我們將在河南增加不低于30億元的投資,共同升級河南食品生態產業鏈。”方曙光對未來充滿信心。
危機之中孕育新的機會。只要我們思想再解放、目標再攀高,持續發力,做好最需要的事、營造最好的生態,河南生物醫藥產業也必將迎來新的“高光時刻”。(記者 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