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債券違約事件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交易商協會的一則公告再次讓事件進一步發酵。
11月19日晚間,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對永煤控股債務融資工具相關中介機構已啟動自律調查,涉及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今日收盤,光大銀行、興業銀行股價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光大銀行下跌3.23%,興業銀行下跌1.60%。
永煤控股陷債券違約風波
11月10日,永煤控股在上海清算所發布了《關于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的公告》,稱公司因流動資金緊張,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涉及本息金額共10.32億元。
關于后續兌付安排,永煤控股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通過多渠道積極籌措兌付資金,爭取盡快向投資人支付債券本息。
據央廣網財經記者了解,“20永煤SCP003”發行金額為人民幣10億元,發行債券期限不超過270天,信用評級機構為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國際”)。
與此同時,11月10日,上海清算所官網發布了“關于未收到‘20永煤SCP003’付息兌付資金的通知”,通知稱,2020年11月10日是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的付息兌付日。截至今日日終,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仍未收到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永煤控股成立于2007年6月,總部位于河南省永城市,其控股股東為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96.0083%,經營范圍包括對煤炭、鐵路、化工及礦業的投資與管理;發電及輸變電(限分支機構憑證經營)等,其中煤炭業務是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永煤控股債券違約的背后,是其盈利能力的逐年下滑。財報顯示,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永煤控股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0.22億元、-11.44億元、-13.17億元、-3.19億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該公司總資產1726.5億元,總負債1343.9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7.84%。
興業光大等多家中介機構被查
永煤控股的公告顯示,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永煤控股主承銷商及聯席主承銷商,在違約之前,信用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給予永煤控股的主體評級為AAA,違約事件發生后,中誠信國際將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體評級由“AAA”調整為“BB”。
11月19日,交易商協會在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和對多家中介機構進行約談過程中,發現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承銷商,以及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存在涉嫌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
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等有關規定,交易商協會將對相關中介機構啟動自律調查。
事實上,永煤控股債券違約涉及多個責任方。11月18日,交易商協會曾發布公告稱,近日,交易商協會對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開展了自律調查。根據調查獲取的線索并結合相關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
交易商協會表示,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協會將對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關子公司開展自律調查。如調查中發現相關機構存在操縱市場等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的惡劣行為,交易商協會將予以嚴格自律處分,并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處理。
11月18日,海通證券也在公告中披露了被啟動自律調查的情況,稱公司將積極配合自律調查的相關工作,嚴格執行交易商協會《關于進一步 加強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業務規范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有關要求,并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受此消息影響,11月19日,海通證券股價下跌6.35%。(記者 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