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加快河南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2020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印發,提出用好“紅綠金”資源,率先在全國打造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河南樣板”。
據介紹,大別山革命老區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區域,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該區域總面積10.86萬平方公里,包括河南、湖北、安徽3省部分地區,其中涉及我省的為信陽市、駐馬店市全境和南陽市的桐柏縣、唐河縣共22個縣區。
按照《要點》列出的工作清單:“紅資源”方面,完成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改造提升主體工程前期工作,提升改造桐柏革命紀念館等標志性景點,打造鄂豫皖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文化場館;“綠資源”方面,組織編制大別山北麓全域旅游示范區規劃,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紅色旅游重點景區;“金資源”方面,爭取京港臺高鐵阜陽至黃岡段、南陽經信陽至合肥高鐵列入國家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完成國道230線新縣縣城至豫鄂省界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給革命老區通上高鐵并打通省際斷頭路。推動信陽平橋光電產業園建設,信陽舜宇二期、信陽鼎潤一期工程年底建成交付使用,布局光電等新興產業推動革命老區產業轉型升級。省財政為給大別山革命老區用好“紅綠金”資源提供資金保障,每年撥付5億元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資金。
戰爭年代,大別山是中原抗戰的“豐碑”;和平時期,大別山是振興發展的“樣板”。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何雄說,兩種探索,內容不同,背景不同,卻在時空變換中傳承著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利益、謀福祉的相同責任與擔當。(記者欒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