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雞肉價格下跌消息備受市場關注。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禽肉類價格同比上漲42%,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2.6%,牛羊肉價格也都有10%左右的漲幅,而雞肉價格卻同比下降1.6%,也是近3年來的首次下降。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亦顯示,9月份第1周,全國活雞平均價格19.84元/公斤,同比下降12.2%,相較年初下降14%。
那么,為何各類肉類都在漲價,偏偏雞肉價格卻下降,難道雞肉不“香”了嗎?9月14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走訪鄭州相關市場進行了調查。
問
雞肉不“香”的原因是啥?
1.受疫情影響;2.雞的生長周期比較短,當信息不對稱時,養雞行業很容易供過于求。
問
雞價后市走勢如何?1.預計雞價暫時還會延續弱勢;2.臨近中秋節及國慶節,預計雞價短期有望反彈。
雞肉價格低于去年不同市場價差明顯
9月14日中午,在鄭州市管城區的一家生鮮超市,記者看到,這里肉類產品非常豐富,既有鮮品,也有凍品,各類雞肉分割品也很齊全。
“雞大胸,每斤8.98元,要不要來一點兒?”記者剛走到冰柜前,一店員就熱情地打招呼,她說,“與去年相比,今年雞肉價格一點都不高。不過,購買雞肉的客戶很穩定,沒有大的變化。”
記者在另一家商超也得到類似的回應。一李姓店員告訴記者:“上周末,雞肉產品倒是做了一些促銷活動,雞胸肉每斤8.9元左右,不過現在又調整過來了,每斤10.24元。漲漲落落,雞肉價格一直都這樣,但今年雞肉價格整體并不高。”
“相比豬肉,現在人更愛吃雞肉,尤其年輕人。”一買菜的大媽邊走邊說。確實如此,記者在肉制品區域停留的10多分鐘里,購買雞肉的消費者明顯要比購買豬肉的多一些。
該店店員解釋道,雖然最近豬肉價格一直在回落,但相對來講,還是比較高的,并且現在也是淡季。另外,在大多數人眼中,雞胸肉比豬肉更健康,更有利于減肥。
其實,不同市場的同樣的產品,雞肉價格還是有明顯差異的。記者來到鄭州經開區民樂集農貿市場發現,同樣是雞大胸,這里只賣8.5元/斤,與商超最高能差近1.8元。“這與不同市場的水電費、房租、人工等有一定的關系。”一雞肉攤老板告訴記者,為了維持成本,商超總部也會“控價”的。
緊鄰雞肉攤的活禽店老板告訴記者,今年的活禽雞價確實比去年低,但是9月份相較8月來看,活雞單價還是上升的,“馬上要過中秋了,價格大概率會往上漲”。據其介紹,目前,活柴雞每斤15元,較上月提高了1元,一只雞大約四五十元。
肯德基、麥當勞等瘋狂促銷炸雞小店“不動聲色”
那么,雞價整體低于去年,是否對下游的快餐炸雞產品有影響?
記者來到鄭州東區一家肯德基店,店門口擺放的促銷宣傳欄映入眼簾。“這個活動是從上周開始的,參與活動的話,5塊吮指原味雞桶僅要39元,單點每個11.5元。算下來,每個能省3.7元。”該店店員解釋說。
同時,記者也注意到,除這份特別宣傳的套餐外,其他含“雞”的產品大都也有優惠。“跟雞價回落有一定關系,但是活動大都是總部統一安排的。”該店員說。記者在附近的德克士、麥當勞注意到,他們也有類似的活動:德克士全明星炸雞桶,原價68元,優惠之后僅為49元。麥當勞的雞翅樂雞雙人餐,原價66元,目前僅售39.9元。
不過,與這些知名連鎖大品牌相比,正新雞排、延慶觀炸雞、道口燒雞等,這些小門店經營模式的,價格上卻無明顯變化。
“雞價每月都有波動,但我們采購價并沒有多大變化。再說,很多消費者對雞排價格很敏感,來回調整價格,很容易失去客戶。因此,我們既不漲價,也不降價,最多給個積分卡。”鄭州一延慶觀炸雞店人員說。
一正新雞排老板告訴記者:“14塊錢一份,一直都是這個價,即使調整也是微乎其微。”
另外,記者在走訪多家沿街的炸雞店時也注意到,雖然各家的炸雞價格有高有低,但整體上,幾乎沒有因為雞價回落而促銷降價的。
養雞戶“坐立不安”專家:雞價短期有望反彈
與養豬戶享受高豬價紅利相比,雞價低迷也讓不少養雞戶坐立不安。為啥都是餐桌的???,價格為何會“雞不如豬”?
“今年疫情期間雞價就不好,現在的雞價更不行了。”電話一接通,周口一養雞戶開始向記者訴苦,“剛賣了七八千只雞,虧了萬把塊。現在每只雞能賠一兩塊。”
他向記者解釋說,2018年下半年起養雞行業開始景氣,2019年還處于盈利狀態,但由于很多人擁入養雞行業,市場供給量上升,再加上疫情下餐飲業受到影響,學生也在家上課,造成雞肉消費不足,所以,今年養殖效益不好。
其實,效益受到影響的不光是小型養雞戶,大型的上市企業業績也受到拖累。
2020年上半年,A股養雞公司圣農發展盈利13.23億元,同比下降19%;益生股份利潤1.86億元,同比下降80%;民和股份凈利潤2.34億元,同比下降73%;仙壇股份盈利2.39億元,同比下降38%。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除了上述養殖戶所說的原因外,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雞的生長周期也有一定關系,相比豬的生長周期來講,雞的周期比較短。所以,養雞戶對市場反應比較快,但當信息不對稱時,養雞行業很容易供過于求。目前,養雞行業面臨著利潤見底的局面,如何消化庫存至關重要。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前8個月共新增雞養殖、雞飼養相關企業超過6.3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46.9%。
后市將如何?卓創資訊白羽肉雞分析師孫亞男認為,從國內市場需求來看,產品走貨暫無轉好趨勢,企業收購積極性欠佳,加之毛雞出欄總量稍增,預計雞價暫時還會延續弱勢,不過,臨近中秋節及國慶節,市場需求或有好轉,預計雞價短期有望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