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鄭西高速堯山至欒川段、濟源至洛陽西高速公路、臺輝高速豫魯界至臺前段三條高速項目建成通車。”12月26日上午11時許,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李衛東在堯欒高速廟子樞紐互通立交橋上,現場宣布三條高速正式開通。
這標志著我省“十三五”高速公路建設的圓滿收官,至此,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七千公里大關,由6967公里跨越到7100公里,持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
最美!鄭西高速堯山至欒川段
鄭西高速堯欒段廟子樞紐
鄭西高速堯欒段堯山互通
鄭西高速堯山至欒川段起自鄭堯高速,止于欒川廟子鎮,路線全長78.84公里,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最高海拔1280米,途經堯山、白云山等多個5A級景區,被稱為“最美高速”“云中高速”。
該項目建成通車后,平頂山至欒川行車時間可縮短近一個小時,對助力沿線旅游開發,促進當地百姓就業增收致富,帶動豫西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隨著在建的欒川至西峽、欒川至盧氏等高速公路項目近幾年陸續建成通車,將加快形成豫西南城市群環狀高速通道,為省級區域互通,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等起到更加有力的推動作用。
最高!濟源至洛陽西高速公路
濟洛西高速黃河特大橋
濟洛西高速路線總體呈南北走向,起自濟源市大峪鎮,向南跨越黃河天塹,止于孟津縣麻屯鎮,路線全長42.38公里,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該項目控制性工程黃河特大橋最高橋墩達73.4米,是目前我省最高的黃河橋。
作為《河南省高速公路網調整規劃》的新增高速公路規劃項目,濟洛西高速北接濟陽高速直抵山西,南連寧洛高速抵達安徽、南京等地,構成了輻射豫西北、聯動晉東西、融合皖鄂贛的全程高速網,構建面向全國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
可以說,濟洛西高速的建成投用,既增強了高速公路骨架路網間的相互連通,又帶動了黃河兩岸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加快實施國家中部崛起戰略,進一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將促進晉煤南運、區域經濟交互,推動“交通扶貧”,讓王屋、太行深山區的綠色、環保農副產品沿著高速路網銷往全國,有效鞏固沿線脫貧攻堅成果。
最長!臺輝高速豫魯界至臺前段
臺輝高速豫魯界至臺前段黃河特大橋
臺輝高速豫魯界至臺前段項目起自梁山黑虎廟鄉,跨越黃河南大堤后,止于臺前縣境,全長13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工程主要構成是黃河特大橋,橋長11.4公里,是目前我省最長的高速公路黃河橋。
曾經這里是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一舉突破黃河天險的地方,如今這里是橫亙跨越豫魯兩省的重要通道。項目建成通車后,改寫了臺前上下游100多公里河道無公路黃河橋的歷史,從臺前至梁山行車時間可縮短一個小時,極大便利了沿線群眾出行。
同時,河南也將新增一條打通豫東北貧困地區和“三山一灘”高速公路對外通道。項目的順利通車,對進一步密切豫魯黃河兩岸聯系,打通省際出口通道,西聯豫東北能源礦區,東接山東半島工業高地,促進中原經濟區與環渤海經濟圈銜接具有重要意義,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區域發展的“康莊大道”。
2020年是河南交通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23個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63.1億元,占年計劃360億元的101%;高速公路“13445工程”全面啟動,第一批20個、1241公里、總投資1792億元新開工項目前期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第二批項目切塊方案已初步確定,將于近期下達;鶴輝高速復工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將與新晉高速一起于2022年6月底前建成通車,徹底打通這條豫北的晉豫通道。
“到十四五末,實現‘13445工程’全部建成通車,河南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達到10000公里以上;到2035年,基本實現‘市市有環線、縣縣雙高速、鄉鎮全覆蓋’,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貢獻交通力量。”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徐強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