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三門峽市生產總值104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3%,分別高于全國、全省1.6個和1.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4位。”近日,三門峽市統計局發布三門峽市2020年前三季度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
從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5.7%,到二季度增長4.2%,再到三季度增長7.2%,這組數據勾勒出一條三門峽經濟逆勢攀升曲線。
今年以來,三門峽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行動早、措施實、作風硬、效果好,生產生活逐步穩定,市場活力動力不斷增強,特別是二季度以來積極變化顯著增多,主要指標快速回升,經濟新動能不斷增強。
1
主要指標增速“亮眼”
9月6日,第十五屆豫商大會在三門峽開幕,三門峽市推介重點產業和招商項目,全市共完成簽約項目52個、投資總金額604億元。
9月28日,三門峽寶武鋁業科技有限公司冷軋出第一卷鋁板帶,標志著寶武集團新材料產業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10月19日,易事特(三門峽)5G+科創園項目一期成功投產,三門峽聚力“新基建”領域翻開嶄新一頁。這一項目和凌志一體化污水處理裝備項目一樣,從洽談到投產,都用時僅僅3個月,打造了令人炫目的三門峽“加速度”。
全市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咬定目標超常發力,抓經濟運行調度,抓重點項目推進,抓惠民實事落地,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工業生產加快提速。開源礦業、金城冶金等重點冶煉企業生產正常;金源礦業8個生產系統全部開工;華鑫銅箔、寶鑫電子和朝暉銅業平均產能恢復至75%以上;三味奇、仰韶酒業等食品加工企業產銷兩旺;中車重裝定銷定產,增勢強勁。前三季度,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高于全國、全省2.3個和3.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4位,較上半年前移4個位次。
行業形勢普遍向好。前三季度,全市32個行業大類中19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到59.4%,高于全省0.9個百分點,實現兩位數增長的行業達到15個。9月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9.3%,較2月回升79.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6位。
2
“三駕馬車”穩健前行
投資穩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7%,高于全省1.1個百分點。隨著黃河生態廊道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易事特(三門峽)5G+科創園等新行業新領域大批新基建項目的相繼落地和持續推進,全市基礎設施投資高速增長。前三季度,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
消費不斷回暖。湖濱區上陽苑南山電音節和群眾性文藝演出、靈寶市“秦人碼頭”、陜州地坑院第四屆納涼消夏暨首屆雜技藝術節等一批“夜經濟”品牌落地生效。9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8億元,同比增長6.2%,高于全國、全省2.9個、1.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1億元,同比下降7.1%,降幅較上半年收窄4.4個百分點。
進口大幅增長帶動外貿強勢復蘇。前三季度,全市實現進口總值112億元,同比增長21.5%,高于全省10.2個百分點;實現進出口總值127億元,同比增長15%,高于全省12.6個百分點。
3
“三新模式”強勁驅動
前三季度,新經濟、新動能、新業態“三新模式”強勁支撐了經濟增長。
新動能加快培育。前三季度,全市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9.3%,高于全省15.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位;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9.9%,較上半年提高24.7個百分點,其中,醫藥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3.7%、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6.1%。
新產業快速發展。前三季度,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高成長性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3%、9.5%和4.7%,分別高于規上工業增速39.5個、6個和1.2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增長21.4%,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增長17.4%,新材料產業增長53.4%。
新業態表現活躍。前三季度,全市規上企業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44.9億元,同比增長9.7%。其中,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182.2億元,同比增長13.5%。限上批零業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9.7%,高于全市限上單位零售額增速30.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