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4臺宇通L4級自動駕駛巴士在鄭州高新區天健湖區域開跑,高新區5G自動駕駛網約巴士示范區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是鄭州市第3條可供民眾乘車體驗的自動駕駛線路。
自動駕駛技術會給我們普通人帶來什么影響?目前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遇到了哪些挑戰?自動駕駛公交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事件
自動駕駛網約巴士項目啟動市民將能通過手機預約乘車
9月13日上午,鄭州高新區5G自動駕駛網約巴士示范區項目啟動,4臺宇通L4級自動駕駛巴士在高新區天健湖環線投入試運行,這是繼龍子湖智慧島、鄭東新區自動駕駛1號線之后,鄭州市第3條可供民眾體驗的自動駕駛線路。
與鄭東新區的兩條線路不同的是,市民可通過“西美智慧約車”微信小程序,預約乘坐自動駕駛網約巴士。
據了解,目前第一階段投入運行的巴士分兩種體驗線路,第一種是定線公交線路,共計4個站點,實現5.5公里環線免費通勤接駁服務。第二種是按需響應約車線路,可通過微信小程序約車,實現天健湖環線免費觀光體驗。
“該項目暫時還未完全建成,一階段目前的線路主要是服務‘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活動結束后可能會逐步向鄭州市民開放體驗。”宇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發展
關于自動駕駛你期待的正在到來
鄭州自動駕駛公交已發展多年。
早在2015年,宇通第一代自動駕駛系統便在鄭開大道進行了自動駕駛客車公開路試。2018年5月,達到有條件自動駕駛等級的純電動客車,在鄭州宇通廠區實現半封閉式常態化運行。
2019年5月,龍子湖智慧島的“智慧島5G智能公交”開始運營。2020年6月,自動駕駛公交在鄭東新區中原科技城試運行。如今,融入網絡預約元素的自動駕駛巴士再次亮相,讓自動駕駛技術離人們的生活又近了一步。
挑戰
極端路況下自動駕駛巴士還“跑不了”
5G技術的巨大速度優勢,使得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成熟,但它的發展在現階段同樣還面臨著挑戰。
在9月13日5G自動駕駛網約巴士發布儀式結束后,宇通集團技術人員劉先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自動駕駛可能99.9%的情況都能跑,但是有一種情況可能跑不了。”
而這種“跑不了”的情況,就屬于極端路況,這種情況下需要人為進行干預。此外,劉先生說,自動駕駛“行業目前還沒有形成規模,運營成本也比較高”。
以激光雷達為例,2018年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的壽命只有兩年,但目前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壽命已經到了三四年”。
現狀
全國多家企業涉足自動駕駛領域
雖然自動駕駛技術面臨著成本高、技術要求高等挑戰,但仍然吸引了眾多企業涉足。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百度、阿里、滴滴等企業均已涉足自動駕駛領域。
百度與金龍客車合作研發的“阿波龍”無人駕駛車,據稱可實現L4級別的自動駕駛,發布后曾在全國多個城市嘗試“運營”。9月15日,百度自動駕駛汽車首次實現了取消安全員的全程無人駕駛。
阿里巴巴則宣布要由車向路延展,利用車路協同技術,打造全新的智能高速公路。2020年6月份,滴滴無人駕駛出租車則在上海正式上路。
而在國家政策層面,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研發。
同濟大學交通工程學院教授楊曉光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全國很多城市都在搞智能交通或自動駕駛示范區,但和鄭東新區還是不一樣的。
“前者做的事情更多是以小汽車、乘用車為主,更多關注的還是小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本身,真正形成服務的話最應該服務的是公交,通過自動駕駛把它串到整個(城市)交通鏈里面。”楊曉光表示。
未來
L4自動駕駛巴士取消安全員
“自動駕駛了駕駛座上還坐人干什么?”“試試復雜的交通路況,自動駕駛能不能駕馭?”……關于自動駕駛,目前普通市民仍然有這樣或那樣的疑問。
針對這些疑問,宇通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動駕駛技術處于一個漸進式的發展階段。同時她也表示,L4級自動駕駛巴士將會很快取消安全員,對于一些特殊情況將會通過遠程駕駛來解決。
但對于L3級自動駕駛的大型城市干線公交車來說,安全員的取消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但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取消安全員只是時間問題。
汽車的發明使得人們的出行更加方便,而自動駕駛技術的出現,則使解放駕駛員的雙手逐步成為現實。
正如楊曉光教授所言,交通強國并不是簡單解決交通的問題,而是重塑一個城市的時空形態,催生經濟新產業、新模式,變“人便其行”為“人暢其行”,更高的目標是“人享其行”。(河南商報記者劉遠懷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