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夜幕降臨時,信陽市平橋區彭家灣鄉陳寨村華序農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時志中正在給采了一天菊花的農民工發工資。
“幫助貧困戶過上好日子,不能只說在嘴上,工資不過夜,把工資及時兌現給他們,才是對貧困戶實實在在的幫扶!”在時志中發工資的現場,農民工們有說有笑,勞動的喜悅和收獲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當天,是合作社百畝金絲皇菊和杭白菊開采的第一天。合作社帶貧的15戶貧困戶一大早就來到菊花地里忙碌起來。
記者在現場看到,合作社里一派繁忙景象。采回后菊花要經過分揀、烘干等工序,然后銷售給中藥廠。
時志中本是一名下崗職工,經過多年打拼,他覺得還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2018年,經過多方考察,他發現,地處淮河岸邊的彭家灣鄉陳寨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適合種植中藥材,便在這里土地流轉140畝,成立了華序農業種植合作社。專門種植金絲皇菊、杭白菊、紫菀等中草藥。
陳寨村黨支部書記陳世福說,華序農業種植合作社成立后,時志中主動和村兩委聯系,表示要加入到脫貧攻堅的行列中,為群眾脫貧致富做貢獻。在村兩委的幫助下,合作社成功與15戶貧困戶結上對子。
截至目前,合作社帶貧的貧困戶年均增收5000元。合作社另外吸納農戶100人進園務工,年戶均增收3000元。土地流轉金每年都按時支付給農戶。當天晚上,僅工資一項時志中就發給農戶2400多元。
村民段林杰是合作社的固定工,她每天的工資是100元。工作之余還可以采菊花。
“每采一斤一塊錢,今天掙了220塊錢。”段林杰高興地說,“當天就領到工資了,在這樣的合作社里上班我們很開心!”(記者 章繼軍 萌友 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