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記者獲悉,為保障區域經濟的平衡發展,在新常態下,開封市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將穩定經濟增長作為首要任務,加快提升縣域經濟,集中精力謀發展,齊心協力開新局,全市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經濟規模持續提升 結構不斷優化
2020年,開封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71.83億元,占河南省生產總值總量的4.31%,人均生產總值為4.92萬元,省內排名第10,數據表明,近10年生產總值穩步上升,開封市聚焦經濟發展取得較好效果。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3.62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897.27億元,增長2.1%;第三產業增加值1110.94億元,增長1.6%。三次產業結構為15.3:37.8:46.9,占第二、三產業比重之和達到84.67%,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人居環境提升
開封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工程、底色工程”,因地制宜開展長效管護工作,突出“兩貌”提升。2018年至2021年四年間,開封市生活污水全部集中處理的村從180個增至357個,增長98.33%,通自來水的村從2024個增至2156個,增長6.52%,通公共交通的村從1563個增至1656個,增長5.95%,通有線電視的村從2135個增至2188個,增長2.48%,通寬帶互聯網的村從2165個增至2188個,增長1.06%。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深入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100%,農村村容村貌大為改觀,農村變得更美麗宜居了。
深入開展鄉村建設行動,編制村莊規劃255個,新改造戶廁7萬戶,鄉村綠化9.5萬畝,新改建農村公路106公里,成功創建國家級鄉村治理示范鄉鎮、示范村5個。
持續推進鄉村教育、文化、衛生事業,2018年—2021年四年間,幼兒園、托兒所從1299所增加至1549所,增加250所,增長19.25%,小學從1155所增加至1202所,增加47所,增長4.07%,小學專任教師增加2029人,增長8.38%;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醫療衛生機構從1443個增加至3195個,增加1752個,增長一倍多,農村居民參保意識不斷增強,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增加20936人。農村生活條件更加便利,四年間自來水管道用戶增加212692戶,增長19.22%,管道燃氣用戶增加238076戶,增長162.15%。
開封市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加大對農村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的投入,縮小了農村與城市之間基礎設施與公共資源的差距,推進了區域間公共資源的均等化。
城鎮化水平提高 縣域潛力較大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開封市城鎮化率為51.83%,與十年前相比,城鎮化率提升16.3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12位,提升幅度居全省第7位。數據表明,10年來,開封市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持續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舉措取得明顯成效,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按照全球城鎮化普遍的發展規律,當城鎮化率處于30%至70%的區間時,一般發展增速會處于較快水平,而開封市正處于這一區間。這意味著開封市的城鎮化發展依然有著巨大的空間,而城鎮化過程中蘊藏的經濟發展潛力更是巨大。
縣域經濟飛速發展 整體實力增強
開封市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開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5個專項行動,啟動實施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2021年全市縣域生產總值占全市經濟總量的 73.6%,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 82.7%,縣域經濟飛速發展。
新發展理念要求城鄉協同發展,實施城鄉融合發展戰略。下一步,開封市要關注經濟環境變化,緊抓發展戰略機遇;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優化城鎮發展規劃,改變城鄉二元格局;加快發展第三產業,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保持工業穩定增長,推進結構優化升級;打造縣域特色產業,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提升整體人口素質,加大農村教育投入。
來源:開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