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深入發展,各種智慧生活場景越發引人矚目。當不斷改善的民生福祉成為數字經濟的生動映照時,當數字經濟與民生建設的時代潮流同頻共振時,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顯得更加生動形象。
近年,洛陽市積極打造智慧城市,不斷擴大應用場景,挖掘數字經濟潛力,通過多領域持續發力,力爭使更多人享受“數字紅利”。
到2025年建成5G基站15000個,打造數字經濟“大通道”
近日,乘坐地鐵2號線的瀍河區居民秦女士發現,在乘坐、換乘過程中,5G網絡速度“嗖嗖的”,看視頻、打游戲、下軟件,全程無卡頓。“以前一直以為地下信號不好,沒想到體驗遠遠超出預期。”秦女士高興地說。
如今的洛陽,無論是中心城區,還是鄉鎮,大部分地區都可以方便地使用5G網絡,其背后是洛陽市不斷強化5G網絡和智慧城市建設的積極實踐。
5G網絡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5G基站是5G網絡的核心設備。2018年,全市首個5G基站在洛陽大數據產業園建成投用,標志著洛陽市正式躋身全國首批5G基站建設城市。目前,全市已建成開通5G基站近9000個,在省內率先實現5G網絡中心城區連續覆蓋、鄉鎮及農村熱點地區和3A級以上景區全覆蓋,覆蓋率達到97.1%。
根據規劃,洛陽市將積極實施5G規模組網,重點推進洛陽移動5G無線網絡基站建設及應用、洛陽聯通5G無線網絡基站建設(與洛陽電信共建共享)及應用、洛陽電信5G核心網建設與擴容、洛陽鐵塔5G基站建設等項目,優先推進城鄉重點區域及重點用戶5G網絡建設,實現城鄉5G網絡廣覆蓋,力爭到2025年建成5G基站15000個,在全市建成較為完善的5G規模化網絡體系。
在3A級以上景區推進5G特色應用,加快構建農業物聯網
日前,剛剛考上大學的陳子昂想約同學一起去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參觀,他先打開微信公眾號查看預約情況,然后選擇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這樣無論去哪兒心里都有底,不像以前到地方才發現人山人海,玩兒不盡興。”陳子昂說。
從2020年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龍門石窟景區首次推出“數字龍門”,借助VR技術讓公眾足不出戶就能“暢游”景區,到現在“東方博物館之都”微信公眾號推出“云展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設置綜合數字化互動體驗廳……近年,我市各個文旅景點充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使公眾可以隨時隨地領略洛陽文化的魅力。
按照《洛陽市數字政府建設方案》,圍繞智慧文旅,我市將優化提升全市智慧旅游平臺,深度開展大數據應用,實現全市5A級及以上景區線上實名預約全覆蓋,并在龍門石窟等3A級以上重點旅游景區推進人流預警管理、智慧停車等5G特色應用。
在此前舉辦的“信息消費助力鄉村振興”區縣行啟動儀式上,汝陽縣展示的“甜瓜小鎮”數字化成果令人耳目一新。依托智慧農業數字平臺,這里可以實現農業氣象監測、大棚環境監測、測土配方等一系列功能,使得生產效率和良品率大大提高。
圍繞數字鄉村,洛陽市將加快構建農業物聯網,建設大田種植、畜禽養殖等領域農業物聯網,大力發展精準種植和養殖,動態監測墑情、作物長勢、災情蟲情等信息,加強動物疫病疫情的精準診斷、預警、防控,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更多“數字動力”。
構建數字經濟“全場景”,更好地服務保障民生
數字經濟不僅要加速賦能實體經濟,還要進一步與政府融合,通過提供基于數字化、智能化的均等化公共服務,更好地服務保障民生。
近日,在洛陽大數據產業園數創大廈4樓,隨著工作人員的操控,室內大屏幕上的數據滾動顯示,數百家餐飲單位后廚景象一覽無余。這是進駐該產業園1年多的“數字洛龍”項目,目前已匯聚市場監管智慧食安平臺等多個平臺,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數字保障。
根據規劃,洛陽市將積極打造基于數字孿生的智慧洛陽“一張圖”服務,構建全面覆蓋公共安全、交通、醫療、教育、經濟等領域信息的感知體系,實現多維度、全時空的城市運行監測。
圍繞智慧醫療,洛陽市將不斷完善全市公共衛生大數據系統,進一步加快全市公共衛生數據集中共享,基于“洛快辦”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并不斷探索5G在遠程醫療服務中的示范應用。
圍繞智慧教育,洛陽市將構建教育資源共建共享中心、智慧教學中心、教育管理業務融合中心、教育大數據融合中心、運營管理中心五大中心,探索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新教育教學生態體系。
圍繞智慧社區,洛陽市將開展智慧社區試點建設,制定完善智慧安防社區建設標準,在城市區和縣城重點區域建立集門禁、人臉、車禁、視頻監控及人力部署于一體的智慧安防小區管控系統。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