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至9月2日,省教育廳開展“教育這十年”“1+1”學生資助工作主題系列采訪活動,其中一站是博愛縣。其實,在焦作市不只是博愛縣,十年來,焦作市學生資助亮點多多。9月5日,記者從焦作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了解到,十年來,焦作市累計資助學生67.35萬人次,資助金額4.22億元。
十年來,該中心圍繞“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出彩人生的機會”兩個目標,全面落實國家教育資助政策,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和教育優勢,形成了以“助、免、獎、補、貸”為主要內容的學生資助體系,實現了“各學段資助政策全普及,公辦民辦學校資助政策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落實。”
十年來,全市共免除學費、住宿費47.57萬人次,金額4.061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67.35萬人次、金額4.22億元;像博愛縣,年資助人次從2012年的7600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1.6萬人次,翻了一番;年資助金額從2012的470萬元,增加到2021年的870萬元。
十年來,焦作市共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14.06萬人次、貸款金額10.19億元。連續9年被省教育廳評為“河南省生源地貸款優秀單位”。
學生資助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內容,利用教育資源和教育優勢,落實學生資助政策,健全資助制度,實施精準扶貧。2020年3月13日,市教育局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表彰,被評為“2019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單位”。2020年9月17日,焦作市代表全省中小學校對落實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在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在全省乃至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焦作市劉淑潔、郭旭瑩、張常勝三位同學資助育人典型案例登上了《人民日報》,其中劉淑潔還被中國教育電視臺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典型予以推介。
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學生資助工作繼續成為保民生、暖民心工程的典范,讓越來越多寒門學子能夠安心在校園讀書,讓學生資助工作為家庭經濟困難學子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助力他們實現人生出彩。
來源:焦作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