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日從市統計局獲悉,2021年,洛陽市研發投入強度(全社會研發投入與GDP之比)達到2.83%,連續四年位居全省第一,并連續三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研發投入強度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據統計,2021年,洛陽市研發經費投入153.91億元,比上年增加10.44億元,增長7.3%,占全省的15.1%;研發投入強度2.83%,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39和1.10個百分點。這表明,隨著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作用日益增強,為洛陽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洛陽,不斷匯聚的創新資源,打造研發投入的新生力量。龍門實驗室成功躋身省實驗室序列,正在努力打造國家創新高地,逐步釋放“龍頭”效應;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的問天艙太陽能帆板對日向心機構用軸承,為中國航天提供“洛陽動力”;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研發的智能農機平臺,以智能化、信息化服務助力“三夏”麥收,在央視平臺唱響“洛陽創新”……從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制造產業研發基地到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從人工智能“獨角獸”公司“寒武紀”到在手機蓋板檢測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中科慧遠,我市創新平臺加速集聚,創新“龍頭”動力十足。
不斷優化的創新生態,激發起研發投入內生動力。洛陽市加強政府引導,完善政策體系,構建形成以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統領,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孵化育成體系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體系構建等一攬子政策為支撐的“1+N”科技政策體系,覆蓋科技研發、轉化、服務等科技創新全鏈條。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據統計,去年,洛陽市各類企業研發經費123.72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比上年增長9.6%,投入強度為2.14%,比上年提高0.09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洛陽市將進一步深化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作為推動創新發展的關鍵舉措,截至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預計覆蓋率達到62.4%,較去年年底的46.3%提高16.1個百分點,5個縣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在70%以上。
下一步,洛陽市將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抓好龍頭帶動、創新平臺、創新主體、創新人才、創新轉化、科技改革,深入開展研發投入“增量進位”行動,以建設“兩基地、三載體”為重點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矩陣,持續健全“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科技企業培育機制,推動科技型企業量質齊升,進一步把創新落到產業上、把主體落到企業上、把重點落到轉化上,為加快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增勢賦能。
來源:洛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