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三門峽市圍繞過渡期重點任務,持續開展監督檢查,以高質量監督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駕護航。
聚焦“四個不摘”要求落實,強化政治監督。成立專項督查組,聚焦落實“四個不摘”、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兩不愁三保障”等,深入重點行業部門、鄉鎮和村開展監督督查,推動解決問題113個。聚焦政策落實、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等,開展“四個一批”(審查調查解決一批、轉交督辦解決一批、巡察整改解決一批、自己協調解決一批)大走訪辦實事解民憂活動,走訪群眾1.6萬人次,解決問題1028個。
聚焦鄉村治理效能提升,規范農村“小微權力”運行。建立群眾反映問題(線索)辦理臺賬,暢通信訪渠道,實行問題收集、辦理、反饋閉環管理,推動解決問題3816個;選聘社會監督員,多渠道全方位加強村務監督;每月5日前匯涉農部門擬于本月實施的涉農事項,形成重點監督任務清單,開展“菜單式”監督;將所有需要公開的事項在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微信群公開,提升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
聚焦重點領域風險防控,開展村(社區)集體“三資”提級監督。督促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牽頭,摸清村(社區)集體“三資”底數,更新完善村級臺賬、“三變”清產核資系統和財政所登記備案情況,實現“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將“三資”日常監管提到鄉級,鄉鎮紀委、農業服務中心和財政所人員列席村(社區)“三資”會議;將執紀問責提到縣級,涉及村(社區)“三資”管理領域的問題線索,由縣紀委監委統一受理、提級辦理。
聚焦村組干部紀律作風建設,開展廉政文化進村(居)活動。以“能力作風建設年”為契機,開展廉政文化進村(居)“十個一”活動:每村開辟一塊廉政文化宣傳陣地;每年縣紀委書記為村黨支部書記,鄉鎮黨委(紀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為農村黨員干部分別上一次廉政黨課;每年鄉鎮黨委(紀委)書記與村黨支部書記,村黨支部書記與其他村干部分別開展一次廉政談話;每年開展一次清廉村干部和優秀社會監督員評選活動;每年開展一次廉政文化進村(居)文藝演出活動;每年開展一次贈送廉政春聯活動;每年各村開展一次紅色教育;鄉鎮每季度開展一次廉政知識培訓;各村每月開展一次警示教育;每月至少向農村黨員干部推送一次廉政信息。
來源:三門峽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