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中國電建集團河南電力器材有限公司傳來捷報。“目前企業訂單已突破4億元,實現了開門紅!”該公司技術中心負責人朱玉鵬告訴記者,訂單的跨越式增長,主要因為企業打破特高壓行業固態模鍛技術壁壘,成功研發了風電及光伏新能源產品,而打破技術壁壘則得益于研發投入的持續加大。據悉,該公司2021年全年研發投入達1400萬元,成功研發出固態模鍛懸垂線夾、高強度風電錨栓及光伏支架等產品,順利進入國際風電和光伏市場。
這是漯河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創新之城,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的生動實踐。
2021年以來,漯河市高度重視全社會研發投入工作,創新舉措,不斷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初步測算,2021年漯河市全社會研發投入達27.4億元,較2020年增長52.8%,研發投入強度較上年提高0.46個百分點,實現了研發投入經費、強度“雙提升”,全面提升了漯河市的科技創新水平。
漯河市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全社會研發投入專項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動漯河市研發投入工作。建立研發投入周報和月報“雙報告”制度,實時動態監測數據,每月召開聯席會議進行分析研判,綜合調度各項工作。
把完善政策作為加大研發投入、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的重要抓手。漯河市印發了《中共漯河市委 漯河市人民政府 關于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鼓勵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并對年度研發經費支出較大的企業給予財政獎勵。嚴格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優惠等科技創新政策。2021年,漯河市財政科技支出8.99億元,較去年增長了37%,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4.05%;兌付科技創新券460.94萬元,同時向漯河市41家企業(單位)45個技術項目發放新一批科技創新券2964.62萬元,預計撬動企業研發投入1.5億元。
大力開展“走親連心”、專家企業行、“萬人助萬企”等幫扶企業活動。通過集中走訪調研和縣區部門聯合走訪,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盡最大可能幫助企業穩定生產、健康發展。
圍繞國家、省科技政策資金、漯河市產業布局、企業技術需求謀劃項目,圍繞研發平臺、載體、創新主體、科技開放合作等方面布局項目。2021年以來,漯河市共謀劃科技研發投入項目520個,項目總投入達37.63億元。其中研發平臺建設項目謀劃81個,項目總投入達10.7億元;研發投入項目439個,項目總投入達26.93億元。
大力培育創新主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和提質工程,2021年新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3家,創歷史最好水平;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6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226家,超額完成省定200家的目標。目前,漯河市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7家,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51家。加快建設一批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創新平臺、創新聯盟,構建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1+4×8+N”科技創新體系。2021年新培育省級研發平臺20家,創歷史新高。目前,漯河市共有省級及以上研發平臺138個,市級研發平臺194個。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積極促成6家企業與中科院過程所、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簽訂技術開發協議,合同總金額達1930萬元,另有12家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2021年,漯河市技術合同登記額達9.48億元,較2020年全年增長1315%。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大力推行“科技貸”。2021年累計發放貸款9000余萬元,是2020年的近5倍。
來源:漯河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