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鶴壁市文旅產業發展蒸蒸日上,捷報頻傳。

今年11月30日,省文旅廳公示第二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浚縣榜上有名;去年,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共有10個,淇縣名列其中。兩年來鶴壁市連創2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成為全省唯一縣級區域全部創建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省轄市。
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后,是鶴壁市推進文化旅游業提速提質、深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2021年,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以推動文旅文創融合為主線,以構建現代文旅產業體系為支撐,堅持文化引領、產業融合、創新驅動、品牌帶動,開創文化強市新局面、拓展文旅消費新途徑、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為建設高質量富美鶴城貢獻了文旅力量。
提氣聚神 完成災后恢復重建任務
今年7月,鶴壁市遭受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再加上常態化疫情防控對旅游業的影響,旅游行業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之舉。面對這樣的局面,鶴壁市文化廣電和旅游系統迅速行動,通過爭取更多資源支持,全力推動文旅行業復工復產,編制了《鶴壁市特大暴雨災后文化旅游、文物保護專項實施方案》《鶴壁市特大暴雨災后旅游景區恢復重建實施方案》,完善更多新的公共服務、豐富更多新的旅游產品,推動文旅產業“浴水重生”。
統籌頂層規劃引領。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以《鶴壁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鶴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定位、格局、路徑、任務與災后恢復重建、文旅產業加快復蘇、文旅文創融合統籌起來,涵蓋災后文旅重建專項規劃、推進計劃、實施方案,確保鶴壁文旅災后恢復重建的效率、節奏和質量。
加快災后項目建設。項目是災后恢復重建的堅實支撐。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與國家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等結合起來,重點推進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辛村考古遺址公園、浚縣古城等景區建設,開工建設豫北文物(庫房)整理基地。積極與上級部門及國內外一流企業接洽,引入設計、策劃、建設、運營等優秀團隊,集中優勢資源,助力鶴壁文旅產業重新“站”起來、“強”起來。
堅持以“項目為王”帶動災后恢復重建。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高標準謀劃災后恢復重建項目80個,總投資21.6億元,其中納入省規劃70個,總投資12.7億元,目前開工率達84.3%,累計到位資金5281.6萬元。僅旅游景區,謀劃災后恢復重建項目18個,其中7個項目入選省2021年文化旅游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財政補助資金擬扶持單位名單,入選項目數量位居全省第四。多次召開景區銀企對接會,助力景區災后恢復重建,為淇縣古靈山景區爭取銀行貸款700余萬元……在隆隆的機械轟鳴聲中,在叮叮當當的鐵錘聲中,一段段因水損毀的景區道路被修繕,一個個被損壞的景點被修復,美麗的風景又重回廣大游客眼中。
規劃先行 夯實產業發展根基
進入11月,淇濱區上峪鄉、鶴山區姬家山鄉、淇縣黃洞鄉等山地、林地色彩斑斕,如詩如畫,成為游客的打卡地。與此同時,這些鄉鎮新發展的民宿產業成為山村一景,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不時按下手中的快門,定格一幅幅美麗畫卷。
這是鶴壁市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鶴壁市全力推進文旅產業規劃編制工作的有力證明。為做好文旅產業規劃編制工作,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加強組織領導,聚焦文旅融合發展趨勢,明晰工作思路,堅持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為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奠定雄厚基礎。
完善文旅規劃體系,搭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四梁八柱”。堅持全域統籌,將文旅產業發展規劃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全省文旅專項規劃,委托國內知名文旅發展規劃團隊編制《鶴壁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鶴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多次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高起點完善“大方向”;在《鶴壁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評審會上,國內知名高等院校教授、文旅規劃公司大咖參與研討,為鶴壁市文旅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認真研究《太行山旅游業發展規劃(2020—2035年)》《河南省“十四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規劃,推動鶴壁市文旅產業納入國家級、省級規劃“大盤子”。推進《云夢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整體提升規劃》的評審工作,指導《鶴山區全域旅游規劃》《淇濱區金山旅游區提升規劃》等編制工作,推動鶴壁市文旅產業發展。
提質提效 打造優質文旅產品
市民王華前幾日到淇河國家濕地公園游覽時發現了“新大陸”。原來,淇河國家濕地公園今年增設了3處旅游驛站和11個游客停留點,游客可在這里休息、飲水、寄存物品、咨詢等。“旅游驛站的設立給游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讓我們的旅游體驗感大大增強。”王華說。讓王華對鶴壁文旅產業發展更加信心滿懷的是,今年,淇河國家濕地公園與許溝小鎮、古近紀火山地質遺跡公園聯合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旅游景區——金山淇河文化旅游區,以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標準,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開展“學黨史、辦實事、情暖游客”A級旅游景區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制定印發了《鶴壁市“學黨史、辦實事、情暖游客”A級旅游景區品質提升專項行動方案》,通過開展專項活動,共查找景區在日常管理、安全、疫情常態化防控等方面問題177個,立行立改問題152個,建立完善制度機制8個,其余問題均已建立問題整改臺賬。
開展A級旅游景區“大搶修、大排查、大培訓、大練兵”專項行動。在修復、重建中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從而促進全市A級旅游景區服務質量、經營秩序、旅游體驗感明顯提升。邀請第三方專業機構,深入各景區進行檢查、暗訪、督導,及時對淇河天然太極圖、金山寺、淇河國家濕地公園等景區提出整改提升意見100余條,同時開展鶴壁市“景區服務標兵”評選活動,提升游客滿意度。
文旅品牌創建碩果累累。浚縣成功創建為第一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縣和第二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淇縣朝歌老街成功創建為省級旅游休閑街區;市綜合實踐基地服務中心成功創建為首批河南省中小學研學旅行實踐基地;淇縣靈山街道榮膺首批國家鄉村旅游重點鎮稱號,靈泉妙境獲評國家甲級民宿,淇縣黃洞鄉紂王殿村、山城區石林鎮中石林村等9家單位獲得2021年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休閑觀光園區、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和創客示范基地等省級品牌;浚縣古城景區、淇河天然太極圖景區、大伾山風景名勝區、阿斗寨景區、淇縣古靈山風景區等5家景區被表彰為三鉆級智慧景區;桃花深處休閑農莊、楊玘屯村等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目前鶴壁市A級旅游景區數量共23家。
旅游賦能 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春踏青、夏避暑、秋摘果、冬賞雪……鶴壁的鄉村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城里人回歸山野。
鶴壁市通過提升現有鄉村旅游特色村文化品位和旅游品質,推動全市鄉村旅游連片開發、集群發展,形成集聚效應,鄉村旅游不僅讓村民吃上“旅游飯”,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加強民宿帶動引領作用。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堅持以民宿發展為突破口,依附傳統景區和自然資源,在保護傳統村落原有風貌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創辦特色民宿,探索出“資產+旅游產業+扶貧”的民宿撬動鄉村旅游發展的新模式,涌現出全國全省知名的靈泉妙境、五號山谷、云端西頂、太行驛站、西楊邑寨、夢溪苑、石老公等特色民宿。
豐富完善鄉村旅游業態。推動鄉村旅游與體育、健康、文化、醫療、教育等產業相融合,大力發展紅色文化、養生養老、研學教育、康養等特色產品,重點培育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研學旅游示范基地、運動旅游基地等新業態。例如,以五巖山和“北斗七星”傳統村落群為依托,大力發展康養產業,建設綠色、修心、養性和諧統一的生態康養旅游板塊;利用現有山水資源和古村風貌,打造桑園小鎮、北斗七星、建業綠色基地、美食趙莊等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點等。
“傳統村落保護”帶動效應明顯。鶴壁傳統村落主要分布在南太行鶴壁段東麓的山坡與峽谷地帶,分布集中,南北成線,風貌完整,有利于保護和打造。截至目前,全市成功申報省級以上傳統村落58個,其中9個國家級傳統村落、17個省級傳統村落。制定了《鶴壁市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和《鶴壁市傳統村落保護暫行辦法》。各縣區分別編制了《淇縣南太行古村落群保護和美麗鄉村旅游帶發展總體規劃》《淇濱區沿淇農家樂提升規劃》《淇濱區美麗鄉村沿淇示范帶修建性詳細規劃》《王家辿特色旅游村修建性詳細規劃》和《“北斗七星”傳統村落群旅游保護性發展規劃》等鄉村旅游專項規劃。
打造鄉村旅游品牌。緊扣鄉村游和重點旅游產品特點,抓住春季、秋季等旅游黃金季和“五一”“十一”等節假日,創新宣傳方式,開展新奇旅游宣傳活動,強力復蘇旅游市場。如春季王家辿以紅油香椿為著力點,秋季張家溝以紅葉為著力點,夏季建業綠色基地以花海為著力點,圍繞主題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出品各類宣傳產品,全面烘托氛圍,推出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鄉村旅游品牌。
項目帶動 促進文旅產業復興
兩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這是對浚縣山水古城的美譽。來到這里,不僅可以觀賞大運河上云溪燕語、衛水行舟的風光月夜,還可以登臨古城墻,遠望千年浚縣古城的歷史街區。目前,浚縣開始籌辦中原民俗廟會,浚縣古城景區也在進行街道綠化、建筑物裝修等工作。
夏季的那場洪水曾讓浚縣古城景區被迫按下“暫停鍵”,如今已奮力打開“重啟鍵”。這離不開強有力的項目支撐——浚縣古城景區獲得災后貸款1億元,獲得省貸款貼息156萬元。
一年來,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圍繞重大文旅產業項目,以補短板、強弱項為重點,加大項目儲備和申報工作力度,“十四五”期間共謀劃文旅項目159個,總投資956.87億元,其中列入市發改委續建項目90個,總投資496.17億元;上報上級部門“十四五”重點文旅項目59個,總投資359.7億元,已有21個文旅項目納入全省“十四五”黃河、大運河、南太行山高質量發展規劃。做好擬發放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工作,申報項目18個,總投資73.69億元,其中浚縣旅游景區爭取到專項債券6.8億元,淇縣旅游景區爭取到專項債券1.8億元,淇濱區旅游景區爭取到專項債券0.7億元,山城區旅游景區爭取到專項債券4.2億元,鶴山區旅游景區爭取到專項債券0.5億元。在2021中國民宿發展大會上,鶴壁市招商項目10個,總投資89.3億元,南太行休閑旅游度假、古城旅游客棧民宿、南太行民宿集群等項目成功簽約。開展“鉅惠夏季·火熱中原”文旅促消費專項行動,通過實施A級旅游景區免門票促消費活動,獲得省財政免門票補貼525萬余元,這樣的紅利給鶴壁市遭遇重創的文旅產業打下一針復蘇振興的強心劑,為山更清、水更美、民更富的美好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鶴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