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全省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后,漯河市迅速行動,成立工作專班,出臺行動方案,在漯河市范圍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助力農村環境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
根據集中整治行動方案,各縣區(功能區)將明確整治重點,通過開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溝、清違建、清雜物、清殘垣斷壁等“六清”活動,徹底整治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扔亂排等“六亂”突出問題,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助力鄉村振興。
發動群眾積極參與。一是引導全民參與。完善自下而上、村民自治的鄉村治理制度體系,讓群眾全程參與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農民投工投勞、參與建設管護。二是提高衛生意識。引導群眾自覺打掃房前房后、屋內屋外,清理衛生死角,不亂倒生活垃圾、污水,不亂堆秸稈,不隨地吐痰,做好環境衛生“門前三包”。同時,指導群眾加強畜禽養殖管理,及時清掃畜禽糞污。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四是堅持示范帶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和鄉村教師、文明家庭等示范帶動作用,以實際行動帶動群眾轉變觀念、改變習慣,營造和諧、文明的良好氛圍。
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四個一”長效管護機制(組建一支管理隊伍、出臺一套管理辦法、開展一系列評選活動、開展一項志愿服務),形成干部帶頭、村村爭先、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人居環境“六亂”整治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縣、鄉兩級黨委和政府在成立“六亂”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同時,分村組建由包村干部任組長,村“兩委”班子、駐村干部為成員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組。建立健全保潔工作制度,落實農戶庭院“門前三包”責任制,把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級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范圍,營造爭先創優良好氛圍。開展“文明家庭”“美麗庭院”“村莊好人”評選活動和“村莊整潔文明”創建積分活動,倡導開展“隨手拍、隨手撿、隨時清”志愿服務活動,不斷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強化責任考評。實行市負總責,縣、鄉推動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主要領導包鄉、班子成員包片、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的衛生管理“四包”責任體系。市直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加強工作指導。市級層面的工作專班不定期進行實地督查、暗訪檢查,每周對縣區和鄉鎮進行排名并通報。
來源:漯河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