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鄭州市舉行調整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管理體制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省會1682家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主體由鄭州市教育局分別移交給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體育局和市科技局。另外,鄭州市計劃從2022年1月1日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全面執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1682家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移交管理
為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結合鄭州市實際,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科技局和市文廣旅局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校外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和調整管理體制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各職能部門關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審批管理范圍。
按照計劃,11月30日,全市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審批管理完成了市級層面的權限移交,全市共分類移交1682家校外培訓機構,其中,763家“學轉非”和919家繼續舉辦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分類移交給體育、科技、文廣旅三部門。
今后,涉及游泳、籃球、拳擊、中國象棋等80項內容列入體育類管理,管理主體為市體育局。
面向中小學生提供編程、機器人、創客、科學探索等各類科學技術培訓服務列入科技類進行管理,管理主體為鄭州市科技局。
面向中小學生舉辦的音樂類、舞蹈類、書法類、表演類等十余項非學歷藝術培訓,列入文化藝術類進行管理,管理主體為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
三部門都要建立“黑白名單”制度,完善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年檢制度,并向社會及時公開年檢結果。
推進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營轉非”
按照計劃,鄭州市將加快推進全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營轉非”工作。年底前,鄭州市教育局將緊盯“營轉非”行政審批及法人登記的目標任務,實行臺賬式管理,加快推進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營轉非”工作,實現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面性、規范化管理。
同時,鄭州市將重點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資金監管。據介紹,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政府指導價擬制工作正在推進,《鄭州市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出臺后,鄭州市計劃從2022年1月1日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將全面執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校外培訓機構有序恢復線下培訓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11月7日起,全市校外培訓機構暫停線下培訓。11月27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經審慎研判,從2021年11月29日起,全市校外培訓機構按要求檢查驗收合格后,可恢復線下培訓。
市教育局要求,繼續舉辦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要在重新審核登記完畢(必須為非營利性)、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檢查驗收合格后開展線下培訓。12月31日前,不得招收新生、新收或續交費用。
學科類轉型為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經驗收合格后,繼續開展線下培訓。在分類移交至體育、科技、文廣旅部門前,對現有存量課時進行消課或退費,不得招收新生、新收或續交費用。待分類移交完成后,按照轉型后培訓范圍進行招生和收費。
繼續舉辦非學科類的校外培訓機構,經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檢查驗收合格后,依法依規繼續開展線下培訓。
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的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一律不得開展線下培訓。
來源:鄭州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