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覺得建安大道綠多花艷,想要近距離觀賞卻很難。自打建安大道路側綠化帶提升后,市民可直接入園賞綠,群眾的幸福感大大提升!”11月15日,中午陽光正好,在建安大道綠化帶內小路上散步的林先生說。
初冬的許都大地,秋意還未散去。漫步市區,推窗見綠、出門遇園、凝眸是景,斑斕的秋意在城市角落延伸,被市民盡收眼底。這既是許昌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帶給市民的福祉,又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特有的生態之美。
綠色,是實現城鄉建設高水平的底色。綠意悄悄滲透到城市邊邊角角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立足補短板、育亮點、創特色,持續實施“綠滿許昌”行動計劃,在綠色發展之路上開啟的一場“美麗風暴”。
新建提升了蓮城大道等123條道路和中央公園等33個公園游園;打造了京港澳高速出入口等41余處重要景觀亮點;在市區重要道路、游園、過街天橋、公交站亭、水系駁岸等場所實施立體綠化133公里;完成森林許昌生態建設任務90.7萬畝,建成全長30公里、占地8420畝的“兩高”生態廊道,進一步打通生態綠脈,織就生態綠網……數據顯示,中心城區近5年來累計投入21.25億元,謀劃實施園林綠化項目432個,新增綠地面積近1.2萬畝。
許昌市針對密林植物長勢不好等問題,對天寶路、八龍路等路側密林進行疏密,在路側綠化帶內設置園路、長椅、休息亭等設施,不斷提高道路景觀效果和親民便民程度;針對黃土裸露問題,加大有機覆蓋物“木奇”的推廣應用力度,在中央公園、鹿鳴湖、八龍游園等游園廣場鋪設1.8萬平方米,進一步豐富了綠地景觀效果,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針對植物病蟲害和楊柳飛絮問題,積極與許昌學院合作,開展生物防治和飛絮防控,有效降低了市區內噴灑農藥的污染和危害,楊柳飛絮量較往年減少90%以上……通過一系列舉措,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得到進一步解決,市民對綠化工作的滿意度逐年提升。
為實現城市綠化提質增效,許昌市秉承繡花精神,根據《河南省城市綠地養護標準》,對全市公共綠地實行分級養護管理,對綠地管養質量的提升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狠抓涉綠審批,圍繞綠化開口、樹木移植、綠地占用等涉綠審批項目,嚴格落實審核報備制度,加強實地勘察,組織現場論證,實行嚴格把關;狠抓管養考評,制定出臺中心城區、中央公園、河湖水系等園林綠化管養考評辦法,全面提高精細化管養水平。
在鞏固綠化成果方面,許昌市出臺了《許昌市城市綠化條例》,進一步明確城市綠化規劃、建設、保護、管理、處罰等方面內容,確保城市綠化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自《條例》施行以來,市城管局開展了施工圍擋圈占綠地和毀綠占綠缺綠專項整治行動,排查整改問題1569處,有效遏制了城區涉綠違法行為的發生,依法維護了城市綠化成果。
目前,許昌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6.65%、綠化覆蓋率達41.6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4平方米;禹州市、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分別于2017年和2019年相繼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許昌市成為全省第一個實現市(縣)國家園林城市全域覆蓋的地級市。
開窗見景、出門見綠,許昌的園林綠化從未止步,也必將帶給市民更多驚喜。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提高許昌市園林綠化品位和檔次,他們正在積極謀劃中心城區今冬明春園林綠化項目,持續鞏固提升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成果,真正讓許昌的春色更濃郁、夏景更美麗、秋韻更悠長、冬趣更精彩。
來源:許昌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