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拂過,萬畝稻浪閃金光。全國最大的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15.2萬畝雜交水稻稻種陸續進入收割期,稻田里、烘烤房、合作社里都是農戶們忙碌的勞作身影,一袋袋水稻種子經浸種、催芽、播種、插秧、拉花、收割、烘干、精選、打包等環節送至種子公司,為來年的豐收奠定基礎。當地農行深耕特色產業,全力做好制種產業鏈金融服務。
提額擴面 加大支持力度
建寧縣溪口鎮楊林村農戶艾章興望著8700多公斤的收成,樂得合不攏嘴。40歲出頭的他是一名新型職業農民,管理著50多畝的制種基地,勤勞的他還經營著林山、魚塘,一家人的生活比較殷實,今年還蓋起了小樓房。年初因流轉土地和購買化肥等需求,已經貸款了14.4萬元,正為資金發愁,正好遇到當地農行的金融服務工作組出臺了現代種業金融服務政策,對制種經紀人、制種農戶實行由10萬元提額到最高50萬元的差異化政策。當天經現場調查并收集貸款材料,第二天就成功辦理了10萬元的“快農貸”,按照年利率4.35%執行,有效解決資金周轉難題。“農行這個貸款真的好用,不僅快,一年還可以為我節省5000多元利息。”艾章興笑著說。農行建寧支行水稻制種(惠農e貸)授信376戶、4132萬元,用信301戶、余額3044萬元,農戶提額14戶,金額420萬元。
農行三明分行的工作人員(左一)到福瑞華安種業公司制種基地了解金融需求。 吳曉紅/攝
創新產品 拓寬融資渠道
福建省福瑞華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育種、繁殖推廣、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種業企業。在謝華安等院士及其團隊的專業指導下,在福建、江西、湖南、廣西、四川等地建立穩定的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1萬多畝,年可生產加工雜交水稻種子600萬公斤以上。由于種業科技創新資金需求量較大且周期長,農行三明分行向該公司提供信貸資金支持600萬元,解決了該公司的資金缺口,其中200萬元以水稻種子植物新品種權進行質押貸款。據了解,該筆貸款為福建省首筆水稻種子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貸款,雙方共同在農業農村部植物品種保護辦公室辦理了植物新品種質押登記手續。“植物新品種是種業公司最寶貴的財富,它的價值是無限的,用植物新品種權益辦理質押貸款,既增加了企業融資的渠道,也大大激發了我們對植物新品種研發的積極性。”
豐富主體 開展全產業鏈服務
建寧縣制種產業現代化、產業化種植,已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制種經紀人+農戶”的模式。合作社與經紀人從公司購買種子母本、父本按農田畝數發放給農戶進行成片制種,董全福便是其中一員。董全福是建寧縣全富種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承接種業公司與制種戶之間的“橋梁”,通過成立制種專業合作社,與各大種業公司合作。他手上有2000多畝制種指標,年產值約600萬元,管理10名制種經紀人。為解決合作社資金缺口,當地農行為加大制種產業全產業鏈的支持力度,采取“制種公司+農戶”“制種公司+經紀人”“經紀人+農戶”模式,上下聯動,公私聯動,通過制種公司、經紀人推薦信用好、有資金需求的經紀人、農戶,加大對其的信貸扶持力度,全力做好產業鏈金融服務。截至9月末,農行三明分行共支持水稻制種全行業客戶380戶,授信金額5473萬元,貸款余額4551萬元,貸款增幅58%。
糧穩天下安,良種育豐收,農行將持續為制種產業注入金融活水,助力良種穩產、農戶增收。(吳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