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河南省財政廳發文《河南:財政勇擔當中原更出彩》。
文章指出,一個有1億人口、返鄉人員超過千萬的人口大省,一個緊鄰抗疫主戰場、交界線長達1300公里的中部大省,一個經濟體量超過5萬億元、轉型發展任務很重的經濟大省,這就是2020年河南財政的主考場。在這場罕見的歷史大考中,河南財政堅定扛起肩頭千鈞重擔,堅定不移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財政收入逆勢增長,財政保障堅強有力,財稅改革縱深推進,充分展現了中原財政擔當和財政力量。
鏖戰疫情,足額高效為疫情防控提供糧草軍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河南省財政廳第一時間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召開17次會議,研究出臺預算安排、庫款調撥、人員救治、醫療保障等11項財政政策,創新建立戰時資金墊付清算機制,開通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綠色通道,安排資金82.22億元,積極爭取新開行貸款資金14億元,以充足糧草軍需保障了河南“硬核”抗疫。同時,全力幫助企業在急剎車后快速重啟,累計向294家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發放424筆優惠利率貸款83.22億元,對6萬余戶小微企業、“三農”主體新增貸款擔保60余億元,減免房租4.1億元。
提質增效,不折不扣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直達資金從嚴從快;按照“快、準、明、效”原則,抓好直達資金分配使用管理,以最快速度分配下達市縣基層,分配率達100%,支出進度86.8%,落實項目22587個,惠及企業5233個、困難群眾2886萬人。減稅降費應減盡減,省市縣三級開展減稅降費紓困惠企服務季活動,將210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典型企業作為試點,截至10月底,全省累計實現減稅降費691.2億元,全年預計減稅降費規模超過800億元。專項債券用足用好,建立債券分配額度與各地項目準備成熟度和債券支出進度“雙掛鉤”機制,構建“32+8”項目評審打分指標體系,做實債券項目儲備庫管理,截至目前,新增專項債券使用進度96.1%,涉及項目1775個,覆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脫貧攻堅等重大領域。社會資本活力迸發,省財政廳PPP項目庫入庫項目1136個、總投資1.38萬億元;省財政統籌資金108.05億元,支持設立18支基金,募集資金360.5億元、決策投資項目516個、投資金額250.6億元,基金所投捷安高科等7家企業上市。
精準發力,統籌資源為經濟社會發展夯實財力保障。支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截至11月底,累計籌措安排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92.9億元,比上年增長26%,省級連續8年實現“兩個高于”目標。63個試點縣統籌整合涉農資金228.4億元,比上年增長7%。運用扶貧資金監控平臺對7711個項目開展日常監控,河南省扶貧資金管理連續4年獲得優秀等次。支持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統籌資金100.08億元,支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建成660萬畝高標準農田,國家生物育種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以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為紐帶,促進財政政策與銀行、擔保、保險、投資政策的有機融合,構建以政銀擔合作模式為基礎、多種合作模式的“政銀擔保投”聯動支農機制。探索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模式,啟動全國首個省級層面“保險+期貨”試點項目,開辟金融支農的新路徑。支持創新驅動發展。以7.1億元補助資金引導帶動4739家企業研發費用投入達到317億元,有力支持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科技貸”業務持續發力,累計支持734家次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34.82億元,目前貸款余額364家(次)17.28億元,幫助一批科技企業駛入成長的快車道。
紓困解難,千方百計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煥發活力。暢通融資渠道,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政府采購融資,為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的市場主體提供便捷的融資通道,目前已累計為1337家企業實際貸款37.6億元。緩解續貸難題,鼓勵引導各地設立并擴大中小微企業應急周轉資金池,截至目前,全省已投入資金池37.33億元,涉及銀行貸款額度228.38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4462家節約轉貸成本1.98億元。分散融資風險,對省級再擔保機構實際承擔的代償責任,按一定比例給予補償,鼓勵省級再擔保機構積極為支農支小擔保業務多、對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擔保費率低的市縣融資擔保機構提供再擔保增信。今年1至10月,省級再擔保機構單筆500萬元以下業務占比81.55%,有力促進了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融資,帶動全省約7.6萬人就業。增強企業信用。支持穩外貿,支持省轄市創新模式設立外貿信貸準備金(“外貿貸”),目前3個省轄市設立了“外貿貸”,累計支持13家企業,發放貸款6000多萬元;鼓勵各市設立外貿出口退稅資金池,目前10個省轄市完成設立,累計為35家企業辦理380余筆業務,發放退稅周轉金1.4億元。
兜牢底線,把安全發展貫穿財政改革發展全過程。積極穩妥防范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在規范舉債融資行為基礎上,采取“八個一批”方式穩妥有序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全省2020年隱性債務化解任務超額完成。堅決確保基層“三保”不出任何問題,成立“三保”工作領導小組,督促全省157個縣(市、區)全部在同級人民銀行國庫設立工資發放專用賬戶,開展縣級“三保”政策落實情況專項督查,空前加大財力下沉力度,截至10月底,已下達各類補助資金4852.8億元,超過去年全年規模。以持久戰的思想準備過緊日子,堅持應壓盡壓、應收盡收,對非急需非剛性支出按不低于50%壓減,全面清理審核結轉結余資金,共壓減資金8億元,收回財政存量資金71億元;2020年績效目標首次覆蓋省級全部項目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