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通,則全國通”。地處九州腹地、天下之中,區位交通優勢無疑是河南最大的優勢。那么,河南應如何利用發揮好這一優勢?
12月17日,中國交通產業經濟聯席會議成立大會暨2020中國交通投融資年會在鄭州舉辦,本屆年會主題為“協同協作、共建共享”,由中國公路學會和河南交通投資集團共同主辦。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世界銀行、全國交通投融資領域集團公司、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科研教育機構和產業界的各位代表出席大會。
據河南交通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程日盛現場介紹,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2019年河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967公里,位居全國第5位,今年年底通車里程將達到7100公里。到2035年,全省高速公路網總規模將達1.38萬公里,形成“16縱16橫6聯”。
計劃新開工八個項目,助力河南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交通區位優勢是河南最大的優勢,也是河南發展的最大長板。
2020年8月,為更好地發揮高速公路的基礎支撐和先導引領作用,全面適應河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要求,河南省政府印發了《河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1-2035年)》和《關于加快高速公路建設的意見》,全面啟動實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到202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1萬公里,到2035年,將形成“16縱16橫6聯”。
作為河南省政府出資組建的省級交通投融資平臺,河南交通投資集團承擔起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引導和社會投資撬動的重任。
“成立以來,我們已累計完成高速公路建設投資1376億元,建成通車高速公路1631公里、改擴建高速公路960公里,助力河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從2006年至2013年連續8年保持全國第一。”程日盛介紹,目前河南交通投資集團在建及計劃開工項目12個,總里程905公里、總投資1067億元,初步測算,將消耗鋼材266萬噸、水泥1707萬噸、瀝青75萬噸,可帶動就業崗位426萬個。
資本戰略的全方位點化運籌,造就了里程的不斷刷新與工程項目的建設奇跡。程日盛介紹,河南交通投資集團創新采用了PPP、BOT等投融資模式,今年牽頭承擔河南“13445工程”8個項目,主要采用BOT和BOT+EPC模式,通過公開招標選擇優秀合作企業,采取“股權流動+降本增效+業務協同”模式,組建聯合體參與項目建設。
“我們運營管理通車公路總里程3777公里,其中省內高速公路3612公里,占全省通車高速總里程的52%。”程日盛介紹,河南交通投資集團積極構建“智慧、綠色、暢行、安全”的現代化公路網絡和管理服務體系,建成我省首個車牌識別系統、首批ETC收費站、首個“無人”收費站和全國首個智能管控科技示范工程,電子化支付、智能化收費、科技化防假堵漏、綠通車輛自動化驗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加安全、便捷、綠色出行的需求。
發力全產業鏈,加快布局現代綜合物流產業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河南共有各類物流企業5500多家,其中2家入選全國物流百強企業,5A級物流企業10家,鄭州市快運企業440多家,平均每家5條運輸線路,但接近七成在行業平均線以下,河南物流行業面臨巨大的整合發展空間。
2019年10月,河南被列入國家交通強國建設首批試點省份,再次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如何在新一輪交通強國建設中奮勇爭先、將區位交通優勢轉化為物流網絡優勢成為河南交通企業面臨的又一轉型機遇。
對此,程日盛分享了河南交通投資集團的經驗。據其介紹,企業通過打造協調穩固的“1+N”產業發展模式,做強做優輔業,延伸拓展物流、養護、監理、金融、海外等上下游產業鏈業務,提升了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河南交通投資集團提出了構建“樞紐+通道+節點”的物流樞紐骨干網絡,旗下公路港集團已經確定了向口岸物流、高速公路+物流、物流+互聯網等轉型的思路,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貨物運輸鏈接功能,加快由傳統物流企業向綜合型現代物流企業轉型。
此外,積極進軍海外施工市場,拓展價值鏈,河南交通投資集團近年來先后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的巴基斯坦、坦桑尼亞、肯尼亞等6個國家承建14個項目。(記者 丁倩 丁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