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河南多地迎來2020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氣溫普降,鄭州還因“初雪”上了熱搜。大面積降溫天氣來襲,有一種冷叫“忘穿秋褲”,河南人也開始花錢添置棉服和保暖設備。12月2日,記者從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獲悉,該院發布的《“保暖季”消費趨勢數據產品》顯示,近十天在保暖類商品中,取暖器成了河南人購物車的首選商品,保暖內衣緊隨其后。
從全國層面上來看,保暖內衣成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商品,同時取暖器、羽絨服的銷量僅次于保暖內衣,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與去年同期對比來看,水暖毯、圍巾、手套、帽子套裝等商品增長明顯,銷量同比增長都超過了100%。
具體到河南,取暖器、保暖內衣、空調、羽絨服、棉服成為銷量排名前五的保暖商品,同時,水暖毯和空調的銷量同比增幅分別達164%和81%。不同年齡段的河南人,購買取暖商品各有側重。16~25歲消費者購買了更多的棉服,26~35歲消費者購買了更多的取暖器,36~45歲消費者喜歡買毛衣和毛衣鏈,46~55歲消費者喜歡買打底衫,56歲及以上消費者則偏愛購買加絨褲和風衣。
秋衣秋褲不算啥,“你可能已經穿上了絨褲,而她們還在穿美腿襪”。從各保暖類商品在各省市的銷量占比來看,最愛買保暖內衣的消費者來自浙江,最愛買打底褲的消費者來自廣東,最愛買電熱毯的消費者來自西藏,最愛買加絨褲的消費者來自黑龍江,最愛買美腿襪的消費者來自海南,最愛買秋衣秋褲的消費者來自北京,最愛買羽絨服的消費者來自福建。
與往年不同,今年更多的男性消費者選購了保暖商品。京東大數據顯示,男性對降溫的反應更為“激烈”,購買保暖商品的消費者中,男性購買量超過女性,占比達51.1%,其中秋衣秋褲男性消費占比達62%。而女性消費者則在保暖的同時不忘高顏值,更偏愛購買打底衫、打底褲、毛衣等服飾,這些商品中女性消費占比都超過了70%。(記者 丁洋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