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鄭商所組合保證金(Portfolio Based Margin,以下簡稱PBM)仿真系統正式上線。上線首日,試點會員客戶組合保證金模式下的資金占用均有顯著降低。這意味著鄭商所保證金開始由傳統固定比例模式向基于風險的動態組合模式邁進。這對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基于風險的動態組合保證金模式在國際期貨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按照證監會期貨部統一部署,鄭商所借鑒國際前沿風險控制理念,基于國內期貨市場風險特征及管理實踐,設計并開發出PBM模型。該模型實現了風險動態覆蓋及多組合風險對沖,能夠在滿足交易前風險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保證金使用效率。此外,鄭商所本次仿真運行創新采用“試點品種先行,會員自主選擇”的靈活方式,能較好滿足會員、客戶對于保證金收取模式的多樣化需求。
相關市場人士表示,本次仿真上線積極回應了市場降低交易成本的呼聲,打破了長期以來保證金無法及時反映期貨市場風險變化的藩籬,是國內期貨市場的一項重大改革。
據了解,鄭商所自2010年啟動相關研究,廣泛開展市場調研,于2018年初步形成適合國內期貨市場的PBM模型。在本次上線之前,鄭商所已連續兩年通過組合保證金預研系統進行基于生產數據的分析研究,充分證明PBM模型具備良好的風險覆蓋能力,能夠顯著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記者 陳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