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5%以上;
推廣使用菜籃子和布袋子,率先在全國完成新一輪“限塑令”的實施;
推動賓館、酒店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牙刷、牙膏等一次性消費用品和低值耗品……
市政府近日印發《鄭州市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打造收運處理體系全鏈條三年行動方案 (2020—2022年),對今后三年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出了新目標、措施和要求。
■目標三步走:
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5%以上
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
據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環衛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自2017年8月正式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出區級分揀中心、物業聯席會議制度、生活垃圾箱房等好的經驗做法,但仍然存在垃圾分類末端設施不齊全、分類體系不健全、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參與不夠、組織動員乏力、居民分類實效差等問題。
按照有關要求,結合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際需求制定了《方案》,對今后三年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措施和要求,《方案》對源頭減量、前端分類、中端收運、末端處理以及宣傳發動、執法督導、考核獎懲、資金保障等都作出了較為細致的明確。
《方案》明確,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2021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7%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7%以上;2022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8%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8%以上。
01
率先在全國完成新一輪“限塑令”的實施
倡導綠色生態、健康環保,首先要強化源頭減量。按照有關文件要求,我市要加大行政事業單位綠色采購力度,推動綠色采購,推廣使用可循環利用物品,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推動綠色辦公。
嚴格落實限塑令,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推廣使用菜籃子和布袋子,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置,遏制“白色污染”,率先在全國完成新一輪“限塑令”的實施。
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加強旅游、餐飲等服務行業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推動賓館、酒店、餐飲、娛樂場所不再主動提供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拖鞋、梳子等一次性消費用品和低值耗品,鼓勵通過設置自助購買機、提供續充型洗潔劑等方式提供相關服務。
產生的垃圾越多,就越要多交錢。《方案》明確,我市將建立完善垃圾處理和跨區域補償制度,按照生活垃圾“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的原則,出臺《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逐步建立“多產生垃圾多付費”的經濟調節機制,健全差別化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模式,積極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按照誰受益、誰補償,誰保護、誰受償的原則,制定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區域生態補償辦法,建立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生態環境跨區域補償機制。
02
在城區住宅區推行廚余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
推進市域分類全覆蓋,充分發揮各區縣(市)、街道(鄉鎮)、社區(村)的屬地管理作用,將生活垃圾分類覆蓋范圍由城區公共機構、公共場所和居民小區向沿街門店、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區域延伸。對市內五區及四個開發區管委會納入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月考評的街道(鄉鎮),要指導督促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履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對市內五區及四個開發區管委會未納入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月考評的街道(鄉鎮),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同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市級層面對市內五區及四個開發區管委會未納入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月考評的街道(鄉鎮),每半年進行一次工作排名,年底進行一次通報講評。
同時,落實沿街店鋪分類垃圾桶進店。沿街店鋪、餐館等便民服務場所每家店鋪的生活垃圾桶,除約定的收運時間、收運地點可擺放在臨時歸集點外,其他時間一律放置在產生單位內。
實行生活垃圾定點規范投放。結合《鄭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試行)》,在城區住宅區全面推行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按照每300至500戶居民設置一個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定時投放點的原則,根據住宅小區空間條件合理確定投放點數量,定時定點投放點宜設置為箱房形式,且必須滿足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投放需求。
03
區縣(市)級生活垃圾分揀中心12月底前投入運營
垃圾分類工作,離不開完善的硬件設施。我市要建設完善區縣(市)級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區縣(市)級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將于2020年12月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
果蔬垃圾要就地化處理。新建農貿市場必須配套建設有機垃圾就地處理設施,現有的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果蔬超市等,由各區縣(市)根據實際實施果蔬垃圾就地化處理。
同時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管理平臺。著力打造涵蓋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管理平臺系統的智慧城管系統,建設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監管平臺,實現對生活垃圾前端分類、中端收運和末端處理的全過程、全覆蓋、智慧化監管,確保各類生活垃圾及其再生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
04
生活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
推進垃圾分類工作,要著力抓好宣傳。堅持生活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將生活垃圾分類常識和基本要求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中小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內容。
印發中小學、幼兒園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讀本,校園(含幼兒園)生活垃圾分類相關工作納入全市教育督導事項,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小手拉大手”等社會實踐活動,促進一代人良好文明習慣、公共意識和公民意識的養成。
開展公益宣傳活動,利用車站、機場、高鐵、公交、地鐵、樓宇電視、公園景區等公共宣傳平臺滾動播放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傳片。全市公交車、出租車和沿街商超、單位擁有LED顯示屏的每天滾動播出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標語。
規范飯店景區管理,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星級飯店和A級旅游景區行業督促、指導內容,納入旅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納入農貿市場、餐飲服務業的監督管理內容。
05
對月綜合排序第一的區縣(市)給予財政獎勵200萬元
據鄭州市有關要求,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實情況納入全市綜合考評范圍,考核成績按比例計入改進城市管理專項績效考核成績,建立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考核體系一致的線上報送、線下核查的 綜合評分系統。同時,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情況納入 到各級績效考核和文明城市創建測評內容。
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好,還會有獎勵。按照《方案》,我市要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標準,每月對各區縣(市)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工作獎懲,對月綜合排序第一的區縣(市)給予財政獎勵200萬元,對月綜合排序倒數第一的區縣(市)給予財政扣罰200萬元。落實街道(鄉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每月對綜合排序前十和后十的街道(鄉鎮),在市級主流媒體上予以曝光。(記者 董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