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來自鄭州、開封、新鄉、焦作、許昌5地市主要負責人共同發布“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的工作要點。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雄表示,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格局來謀劃推進鄭州都市圈建設,先后召開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專題會議、都市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并審議通過《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工作規則》《2020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等5個文件。
省發展改革委充分發揮省都市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和5市,強力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堅持“共繪一張圖” 提升整體實力能級
以規劃共編來凝聚共識,不斷健全規劃體系,持續優化頂層設計。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為鄭州都市圈建設提供了綱領性政策指引。
省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印發《鄭許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35年)》《鄭新一體化發展規劃(2019—2035年)》,積極促進都市圈毗鄰城市相向發展。
經過持續培育建設,2019年鄭州都市圈GDP總量達1.8萬億,常住人口1920萬,以占全省9.6%的國土面積,承載了19.92%的人口、創造了33.16%的經濟總量,鄭州都市圈在全省的核心增長極地位更加彰顯。
堅持“共下一盤棋” 著力創新體制機制
強化省市聯動、部門協同,在省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持續完善工作推進體制機制。
印發《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工作規則》,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由常務副省長等省領導擔任副組長,包括省發展改革委等省直部門、相關地市政府為成員單位的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了科學決策機制、協調推進機制、督查落實機制和聯絡員機制,確保都市圈建設的重大政策、重大規劃、重大改革、重大工程等扎實有力推進實施。
堅持“共織一張網” 推進交通互聯互通
以增強都市圈基礎設施連接性貫通性為重點,織密網絡、優化方式、暢通機制,積極構建外暢內聯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加快推進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鄭開城際延長線、鄭州至許昌市域鐵路建設,進一步加密了鄭開、鄭焦、鄭機城際開行車次,建成了開港大道、許港大道等一批城際快速通道。
研究制定《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2020—2035年)》,發揮綜合交通體系在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中“先行官”作用,突出鄭州核心帶動,著力強化鄭州國際門戶樞紐功能,提升鄭州都市圈輻射帶動能力,為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圈提供堅強支撐。
堅持“共算一本賬” 促進生態共保共育
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持續改善都市圈生態環境質量。
啟動了鄭州花園口、開封黃河大堤等4個黃河生態廊道示范段建設和西霞院水利樞紐及輸水灌區、小浪底南岸灌區、趙口引黃灌區二期等水資源調配工程,以靜脈產業園建設為抓手,統籌優化調整都市圈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布局。
以沿黃地區“共抓大保護、協同大治理”為牽引,以統籌推進五大生態系統建設和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協同建設保護機制為抓手,加快構建與鄭州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支撐保障體系,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不斷優化都市圈內水資源統籌配置,將鄭州都市圈打造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堅持“共鉚一股勁” 聚力推進項目建設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緊緊抓住重大項目建設這個促投資穩增長的“牛鼻子”,聚焦“兩新一重”,擴大有效投資。
制定印發《2020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切實抓好規劃共繪、交通共網、生態共治、產業共鏈、設施共建、合作共享“一體系五工程”。
按照可開工、能見效、強支撐的原則,謀劃實施包括黃河鯤鵬服務器及PC機許昌生產基地、焦作蠻蠻云大數據產業園、新鄉河南省檢驗檢測產業園等在內的2020年鄭州都市圈建設“十大重點工程”,力爭全年完成投資98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