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忙碌城市出爐,鄭州上榜!”“機遇之城2020榜單出爐,鄭州躋身前10”“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即將在鄭州舉行,劉昊然帶你看鄭州!”“2020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知名院士專家、互聯網行業大咖將齊聚鄭州!”……最近一段時間,鄭州頻頻登上熱搜,各種刷榜,這令不少身處鄭州的小伙伴都“受寵若驚”——鄭州什么時候開始變這么“牛”?鄭州憑啥變身“熱搜體質”?11日,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現象】鄭州變身“熱搜體質”,屢屢上榜全國城市榜單
關于鄭州的新聞,最近有點“爆棚”。各種榜單鄭州頻頻上榜,各種“國字號”活動紛紛落戶鄭州,用鄭州土著小張的話說,好事太多,有點“應接不暇”,我大鄭州什么時候變這么“牛”了?
9月11日最新的消息是,第一財經對24個省會城市常住人口總量、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以來的變化以及首位度的變化進行梳理,其中,8個省會城市人口破千萬關口,廣州、鄭州增速最快。
“地鐵開通3條了,從來不缺人坐,商業圈開一個火一個,吃飯總要排號。”人口增速最直觀的影響,小張感同身受。
再往前兩天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0》報告,綜合排名中,排在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京、杭州、武漢、香港、鄭州。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方晉表示,此次報告考察了覆蓋了全國大部分省會城市和規模體量相當的重點城市。在變量設置上更加強調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內容,例如城市韌性、可持續發展、區域一體化發展、城市精細化管理等,以體現出在當前新的形勢下城市的核心關注點。
讓鄭州小伙伴應接不暇的榜單,絕不僅僅這幾個。9月11日,記者初步梳理發現,僅近段時間,鄭州就多次登上全國性榜單,比如,2020年中國城市發展潛力百強排行榜中,鄭州躋身準一線城市,與深圳、天津、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長沙并列;5月29日,《第一財經周刊》旗下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鄭州再次躋身“新一線”城市;《2020年度正能量報告》中,河南榮獲十大正能量省份,鄭州則位列河南正能量榜單首位。而據《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9—2020)》結果顯示,石家莊、鄭州、西安、呼和浩特、西寧、廣州、哈爾濱、烏魯木齊、南京和銀川是中國忙碌十大城市,這似乎從一定維度上解釋了,為何鄭州迅速轉身,成為“熱搜體質”。
此外,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將于9月24日至26日在鄭州舉行;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9月14日-20日)即將在鄭州開啟,讓黃河之濱、古代文明與現代數字信息交融的鄭州,不斷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
【關鍵詞:人口】新晉人口“千萬俱樂部”,助推部分群體“零門檻”落戶
城市的發展,核心是人才。鄭州能夠在24個省會城市人口增速中排名前2,背后是一個新晉人口“千萬俱樂部”新秀城市的誕生。
記者查詢了解到,2018年,鄭州經濟總量首破萬億大關,成功晉級“萬億俱樂部”,與此同時,2018年全市鄭州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三大突破助力,使鄭州正式跨入特大城市行列。作為新晉人口“千萬俱樂部”的城市,鄭州近年來人口流入較快,尤其是在2017年以來的人才爭奪戰中表現“亮眼”。
“鄭州這幾年的變化,肉眼可見。”在鄭州讀書并工作多年的“80后”馮先生表示,10年前,他在鄭州讀大學,覺得省會城市的優勢并不明顯,而如今,各項國家級政策落戶,助力鄭州華麗轉身,也吸引更多學子留下。“一座城市有機遇,就能留住人。”
人口流動離不開好的政策支持,近日,《2020年河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下發,明確提出,要推動鄭州中心城區落實在城鎮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和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在城鎮就業生活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城的人口等重點群體“零門檻”落戶政策。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中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認為,河南人要進城,首選鄭州。近年來,雖然洛陽作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力度也在強化,但還是無法“分流”鄭州發展的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千萬俱樂部”對于鄭州來說,絕對不是終點。根據近日出臺的《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測算,到2035年,鄭州人口預計將會達到1800萬人。
【關鍵詞:交通】地鐵進入“網絡化”時代,機場、高鐵、高速一樣都不拉
最近還有一個領域的新聞頻頻刷屏,鄭州小伙伴“喜大普奔”,那就是地鐵。作為河南省最早開通地鐵的城市,鄭州目前已開通了1、2、5號等地鐵線路,近日,地鐵3號線、4號線接連進入試運行階段,標志著鄭州地鐵進入了“網絡化”運營時代。有人初步測算,地鐵3號線、4號能將鄭州30多個購物中心、步行街等商業綜合體串聯起來,帶動城市發展,為城市“加速度”,意義重大。
交通是城市的“大動脈”,也為城市發展插上翅膀。近年來,不僅是地鐵,鄭州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出打造陸上、空中、網上和海上‘四條絲路’建設,以打造國際性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為目標,著力完善直通全球、直連區域、綠色高質的運輸體系,就是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好基礎。
近日《河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1—2035年)》出爐,其中就明確,將新增鄭州都市圈輻射路線4條、315公里,分別是:鄭州至洛陽高速公路、鄭州至焦作高速公路、鄭州至新鄉高速公路、長垣至修武高速公路;《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則明確,加快新鄭機場三期建設,打造全球航空客貨運樞紐和現代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支持鐵路對外通道和樞紐格局優化調整,新增鄭魯、鄭寧、鄭洛銀高鐵通道,預留北京-鄭州-廣州、西安-鄭州-上海的超級高鐵通道。
【關鍵詞:規劃】發展好自身,還要搭建好“朋友圈”
與明星、社會熱點的熱搜不同,一座城市屢屢登榜,靠的不是粉絲或者吃瓜群眾的搜索量,而是實實在在的發展規劃和城市實力。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近年來,鄭州都市圈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近日,《2020年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工作要點》出爐,提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引領并聯合開封、新鄉、焦作、許昌等周邊4個相鄰城市,聯合抓好“一體系五工程”。該都市圈以全省8.7%的面積,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過30%的經濟總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
北京師范大學都市圈研究中心主任劉學敏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河南近些年發展得很快,尤其是交通方面。在鄭州自身發展良好的情況下,要講圈層,也要考慮放射型發展,城市之間會有天然的認同感,通過交通建設,把圈層和廊道建立好,自然能起到帶動作用。
【說法】“新一線”城市,有充足的發展動力和人才吸引力
“2020年給諸多城市帶來了挑戰和不確定性,也讓我們短暫地停下腳步來重新審視城市在經濟飛速發展之下是否具有韌性能夠抵御風險、應對挑戰。”記者注意到,《機遇之城2020》報告提出,無論是體量規模或者發展質量上,“北上廣深”已經是中國名副其實的“超一線”城市,在國際上也有各自的影響力。而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新一線”城市如成都、南京、杭州、武漢、鄭州等亦具有充足的發展動力和人才吸引力。在“雙循環”格局構建過程中,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將發揮增長平臺、韌性支柱和開放高地的引領作用,是名副其實的機遇之地。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表示,近年來,就鄭州商業活力而言,其表現越來越好,主要源于鄭州消費潛力和市場張力都很大,鄭州新注冊公司近幾年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在自貿區、金融島、航空港區等注冊企業數量和金額增加快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