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農加工投洽會主體鮮明、內容豐富,為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尋求合作伙伴、掌握先進技術、展示自身形象、了解行業動態、明確投資方向、促進產品銷售搭建了重要合作交流平臺。”9月7日,在第二十三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第二次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副司長邵建成對本屆大會做了總結通報。
邵建成介紹,農加工投洽會各個合作單位通力協作,各展所長,各省(區、市)大力招商招展,擴大合作交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農產品加工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技術交流等搭建了合作平臺,為推進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布會上,邵建成用五個"新"——簽約了新項目、展示了新成果、推介了新技術、舉辦了新活動、探索了新形式——總結、點贊了大會取得的豐碩成果。
“會前各地以中國農加工洽談會為平臺,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對接和招商引資活動,談成了一大批合作項目。項目質量和投資規模與往年相比均有了新的提高。”邵建成說,會議期間成功簽約重點合作項目182個,總簽約額858億元。開展貧困地區優勢特色農產品及加工品專場推介活動,組織“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農業農村部6個重點扶貧縣,以及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重點貧困地區、河南省深度貧困縣,集中開展扶貧成果展示推介,現場簽約一批“基地直采”和“訂單貿易”合同,促進產品順暢銷售。
在成果展示方面,本屆展會總展區面積5.4萬平方米,設國際標準展位652個、特裝展位135個,分全國農產品加工產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際農產品加工產品、河南省農產品加工產品等8大展區和優質農產品貿易區。參展企業達到5000多家。邵建成舉例,在加工裝備展區,重點展示了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裝備、新技術、新產品,來自北京、河北、浙江、河南、廣東、江蘇、上海、陜西和山東等9個省市59家農產品加工機械裝備企業參展。在境外企業展示區,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合作,釋放國際農產品加工合作共贏紅利。同時,成功舉辦了產業扶貧成果展,集中展示各地扶貧取得的巨大成就。
大會期間,全國42家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集中展示推介515項農產品加工技術新成就,涵蓋谷物加工、油料加工、果蔬加工、肉品加工、水產品加工、功能類食品加工、蜂產品加工以及生物防控檢驗檢測等技術與裝備。通過交流與對接,進一步打造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推深度融合的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體系。
同時,立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形勢,大會舉辦了鄉村產業發展論壇新活動。論壇期間,發布了經營規模大、競爭力強、知名度高、創新創業活躍、聯農帶農緊密的2019年全國農產品加工業100強企業,引領和驅動農產品加工業提檔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應對疫情影響,今年探索了新形式,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擴大會議效果。”邵建成介紹,與拼多多合作,舉辦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線上農貨大集”,在線展示、銷售優質農產品。“線上農貨大集”專場13個小時內成交訂單量接近50萬單,成交額970萬元。推出云上展會,把線下七個專業展館同步搬到線上,開通了直播中心,對展會各項活動實時直播,通過專家解讀、主播逛展、網上洽談、供需交流等形式向全媒體推送,僅9月6日一天的瀏覽和點播人數就超過1000萬人次。
此外,邵建成表示,本屆農加工投洽會專門成立了疫情防控部,制定了大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來賓采取實名制一人一證,憑“身份證+嘉賓證”出入大會各個活動場所、乘車和入住賓館酒店。抽調200余名醫務人員,組建了核酸檢測證明核查隊伍、定點賓館疫情防控隊伍、國際會展中心防控救治隊伍三支專業防控力量,全天在位值班,實現了“疫情防控與辦會辦展”的雙勝利,也為國內其他展會的舉辦提供了寶貴經驗。(王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