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2月11日,在我國傳統元宵佳節來臨之際,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豐富老人們的文化生活,下午三點,鄭州瑞陽養老院在文化廣場舉行了“鬧元宵猜燈謎”主題活動,現場熱鬧非凡,充滿了歡聲笑語,處處洋溢著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
文化廣場上,百余條燈謎被懸掛在文化長廊的四周,顯得格外喜慶。此次元宵燈謎會,工作人員精心收集了100多條的燈謎,除了字謎,還有成語謎、地名謎、人物謎、醫藥謎等等,內容豐富,趣味盎然,既具娛樂性,又具知識性。
活動開始后,老人和工作人員們積極參加,有的獨自思考,有的幾個人在一起商量探討,來回的在燈謎前醞釀尋找燈謎謎底的方法。不一會只見猜對的院民臉上露出了笑容,興高采烈地領到了養老院準備的代金券和套圈機會,然后來到套圈區開始套自己喜歡的獎品。當然猜錯的院民也沒有沮喪,而是再接再厲,互相探討,直到猜出正確答案才肯罷休……不一會,工作人員準備的獎品就被猜對的院民套走了。
“我非常喜歡養老院搞的活動,我已經猜對好幾個燈謎了,讓多年不用的腦筋又“復活”了,感受到了濃重的節日氛圍,希望養老院繼續多搞一些類似的文體活動,我們老人都很喜歡。”王金明叔叔拿著自己的“戰利品”興奮地說。
猜完燈謎,廚房為老人和工作人員準備的元宵也已經出鍋,工作人員親自為老人們盛起一碗碗元宵送到他們手里,圍坐在一起品嘗節日的傳統美食——湯圓,陪伴老人們度過了一個喜氣洋洋的元宵節。老人們笑著說,熱騰騰的元宵里面還裹著人們的祝福和關愛,格外甜蜜。
過年要吃餃子,是因為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因為元宵圓圓的,寓意著團團圓圓、美美滿滿,新的一年甜甜蜜蜜、和和順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