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王健林不小心成了史上最有錢的“網紅”。在8月28日的一個電視訪談節目中,王健林說:“……想做首富是對的,但最好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于是整個網絡就沸騰了。有人“大徹大悟”,終于明白“不是自己不努力,是目標定得太低”;有人“心如死灰”,表示這目標只能讓自己“破罐子破摔”;也有人說,這完全是“何不食肉糜”的炫富;更多的人則曬起了“小目標”體,尋求“點贊”。
這是個段子,又不全是個段子。實事求是地說,對于王健林這種身家上千億的富豪來說,定下賺一個億的目標,確實不算大。按照比例推算,就好比筆者這樣的工薪族,給自己定了個掙一百塊的目標——拉幾趟摩的就到手了,算是個事兒嗎?至于炫富,則屬于瞎扯:王健林從15歲當兵到下海經商,再到成為中國首富,中間的坎坎坷坷,本身就是一部勵志劇,這樣的人會炫富嗎?
之所以這句話會引爆網絡,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語境問題。在普通人看來,一個億,很給力,能買鄭州兩畝地;但在王健林看來,可能只是一串數字罷了。所以,在他的話語體系里,“一個億的小目標”合情合理,而在普羅大眾這里,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因為根本就不可能。換個直白的說法,“首富教你做首富”這段話,是針對有可能的群體,要是覺得不可能,只因為那不是說給我等聽的。
另一個原因,則是這段話實際上被“斷章取義”乃至“生吞活剝”了。看過完整節目的人應該知道,這段話的背景是,由于“做訪談時很多學生上來就說要當首富,但是卻沒有目標”,王健林提出了“目標論”。一個億都掙不了,還怎么當首富?而更重要的是,王首富還說“你看看幾年能掙到”,也就是說,這個目標是要實現的,這才是重點所在。一個無論怎么跳也夠不到的目標,那不是你的目標;一個怎么努力也實現不了的計劃,不是你的計劃。
在筆者的學生時代,經常把“高瞻遠矚”和“好高騖遠”弄混淆,現在看來,在“雙創時代”,不少年輕的創業者也犯了這個錯。雖然“互聯網+”提供了無限可能,但從零到一,從一到十到百乃至到萬的過程,是繞不過的臺階,省不了的經歷,還得認認真真去做,腳踏實地去干。你看王健林老爺子,身體已不再年輕,錢也多到數不清,不還是早上七點多上班,晚上九點多才撤嗎?在調侃他的“小目標”前,不妨先學學人家的敬業精神。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不管你想沒想當首富,也不論你有沒有“一個億的小目標”,是安于現狀,把握“穩穩的幸福”,還是想要逆襲,夢想“財富的遠方”,腳踏實地,努力拼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