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朱婷,是在2013年7月的一天下午,當時的她還不滿19歲,剛從世青賽載譽歸來,我們約在河南省球類運動管理中心的會議室做一次專訪。那時的她扎著一根馬尾辮,稚嫩、青澀、不善言談,不過我至今都記得,她的目光很堅定,有一種超越年齡的淡定。那天她的話很少,由于以前沒怎么接觸過記者,朱婷回答問題都很簡短,且不加修飾,有時候還被旁邊的隊友碰碰腿,輕輕地提醒她注意措辭和語氣,但朱婷并不領情,始終如一。
其實,朱婷一直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在她小的時候,父親朱安亮在村里開了一間修車鋪養活一家,由于家里經濟原因,朱婷在上初一的時候家里想讓她出去打工,但當時的小朱婷比較有主見,堅持要上學,父母只好依了她。如果當時小朱婷順從了父母,或許今天就是另外一種情形了。后來,朱婷經歷了很多人很多事,從周口市體校到河南省體校,再到省青年隊、省隊、國家隊,職業生涯堪稱步步高,甚至有媒體形容她是坐著火箭往上走。再后來,朱婷在賽場上越來越成熟,穿著打扮也越來越國際范,可骨子里的她依然不太喜歡說話,更不喜歡在媒體面前出風頭,即便是經常在微信里聊聊天的家鄉記者,朱婷對我也經常笑嘻嘻地討價還價,“能不能少采訪我一些?我不會說話啊”!
不過,真要是聊起來,打開話匣子,朱婷非常會逗趣,并且頻頻爆出經典語錄:“這個問題去年都問過了,今年換一個”“咱先普及一下排球知識,我給你講講什么是下三路”“到北京我給你推薦一家理發店,報我的名字給你打折,說不定還能免單”“那天我碰到一個記者問我很難回答的問題,好崩潰啊”“咱們聊的話題好八卦,哈哈”“你聽過黃曉明的歌嗎?”……真熟絡起來,就知道這是一個外表高冷內心萌寵的年輕女孩,與普通女孩無異。
雖然已是飛出農村的金鳳凰,但這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特別戀家,一年到頭奔波在外見了很多世面,住過很多豪華酒店,但偏偏朱婷就覺得家里那張硬板床睡起來最舒服,因為在爸媽身邊,睡得踏實;在外吃過數不清的美食,可朱婷心里一直念叨的都是媽媽做的家常便飯。她曾經告訴我,在春節的時候如果可以回家,她一定要和家人吃一頓火鍋,在自己家里吃,“洗菜洗肉,切菜切肉,大塊羊肉放到鍋里涮,一家人圍著坐在一起,那感覺真好!”這個已經站上世界之巔的河南姑娘笑起來依然像一個孩子。你覺得自己是巨星了嗎?對這個問題,朱婷給出的是一個否定的答案,“走了這么遠,我覺得我沒有變,我還是最初的那個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