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互聯網+”戰略國內各省落地發展的成色如何?昨日在北京,騰訊、京東、滴滴、攜程等十多家網企共同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指數(2016)》(下稱,“指數”)揭曉答案:河南排名全國第九位,中原城市群踐行“互聯網+”戰略的特色亦各有千秋。
這是國內首次公布“數字中國”經濟發展的全景圖。
據了解,該指數是基于知名網企2015年全網數據為來源,覆蓋移動互聯發展基礎、產業、創新創業、智慧城市四大板塊。由零售、金融、交通物流、醫療、教育等十大行業為采掘點,對全國351個城市進行的分析考量,由此繪制的虛擬的中國數字經濟地圖。
在“指數”中,河南“數字經濟”發展實力居全國第9位,粵京滬位居三甲。另在“全國城市百強”榜上,共有鄭州(14)、洛陽(64)、新鄉(80)、南陽(83)4個省轄市入席。鄭州更是以全國第14位的名次,領跑中原城市群。
與此同時,河南多省轄市在細分領域百強指數上博得了名次。如在“互聯網+基礎”百強城市,河南占據了9席;在“互聯網+產業”指數上,洛陽因數字經濟遠超實體經濟水平,被評為“黑馬城市”;而考評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縱深則是“雙創指數”,鄭州列席全國20強;再如信陽,“互聯網+醫療”指數排名全國195位,遠遠領先當地的實體醫療行業經濟現狀。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認為,“指數”對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所呈現結果,反映出了在“互聯網+”戰略時代,讓此前傳統經濟相對落后的中小城市由此獲得了彎道超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