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如何掘金旅游業,大咖們各抒己見
25日,2016中國(鄭州)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進入第二天,同時也進入旅游行業探討的深水區。
“旅游+文化”的分論壇中,大咖縱論影視對旅游產業的深度影響,得出“電影造夢,旅游圓夢”結論;“旅游+金融”分論壇中,各界支招資本如何掘金旅游、旅游怎樣對接資本,“攛掇”旅游與資本聯姻。
【簽約】投資額超5億元的旅游項目簽了54個
5月25日,在鄭州召開的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進入第二天,現場顯示,本次論壇簽約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旅游招商引資項目54個,簽約總額1073.2億元。銀行與旅游企業融資項目33個,貸款總額170.9億元。
其中,推出優選項目40個,計劃引資1163.26億元,包括康體養生類項目7個,汽車營地等新業態項目4個,歷史文化類項目12個,旅游休閑度假項目17個。
在鄭州市推介環節,鄭州市副市長薛云偉全程英語脫稿演講,重點推介了河南的少林“kongfu”、燴面、茶道和烹飪等。
“鄭州有貨運航空優勢,連通全球主要市場,把中國制造的產品運往各地。其中鄭歐班列,連通歐洲、中亞地區一百多個城市。”他稱。
【文化+旅游】電影造夢旅游圓夢
上世紀八十年代,誰能想到一部《少林寺》會讓登封和少林功夫火遍全球。
在這個旅游、城市與影視互融共生的名單里,還有很多優秀代表,比如《羅馬假日》、《重慶森林》、《西雅圖未眠夜》、《午夜巴黎》……
昨天上午的“旅游+文化”論壇上,河南省副省長張廣智這樣形容兩者之間的關系,“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要實現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尤其是影視與旅游融合發展,對旅游目的地的宣傳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黃丹也稱,“兩種看似各有不同媒介屬性,卻有共同脈絡。電影為因,旅游為果。電影是認識城市的先導端口,電影造夢,旅游圓夢。”
福建省龍巖市就是個例子。在將本地風景植入到電影《一步之遙》后,取得了成功。龍巖市代表稱,“觀影人數超過2億人次,當地游客數量也隨之增長。”
【金融+旅游】“量入為出”旅游消費成主流
以2012年12月份出臺的“八項規定”為分界點,國內旅游消費發生了轉折。“特定消費群體受到了抑制,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與國企員工在內的超過七千萬人受到影響,奢侈性消費大幅下降。”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可持續發展觀測點管理與檢測中心主任保繼剛稱。
他舉例稱,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總額在2012年春節期間為17.5億美元,2013年春節期間則為8.3億美元。
消費的轉型和改變直接體現在了中國旅游端口上。
“從旅游需求總量來看,國內旅游規模仍舊在增長,但旅游消費水平結構出現一定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旅游消費大多為‘量入為出’型消費,高價的旅游產品和需求量在下降。同時,國內旅游消費空間分布出現變化,出境旅游消費在增加。”
IDG集團副總裁黃翔持有同樣的看法,“也是在2013年左右,狠殺奢侈風的大背景下,我們投資了全聚德,做的就是平民消費。”
在這一背景下,度假地產開發的“大淘金”時代成為過去式。
保繼剛總結稱,粗放式旅游投資、度假地產開發等在降溫,“量入為出”旅游消費成為主流,部分奢侈性需求讓渡空間給更多平民化旅游需求,更多“價格親民”的產品出現,旅游目的地向一種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投資有“套路”】前瞻性+技術+團隊
在資本如何掘金旅游業的問題上,各家路徑不一,有沒有一個統一的思路呢?
論壇現場,IDG分享了或許可值得借鑒的“套路”,從中我們簡單歸納出了幾個通用的點——前瞻性、技術、團隊。以IDG在烏鎮投資的一個旅游小鎮項目為例,“花掉大量的錢在小鎮的網絡技術建設上,這是很正確的決定。游客在任一地方自由拍照后分享,省去了很多宣傳費。”IDG集團副總裁黃翔說。
這一舉動凸顯的是,IDG在投資上對技術的熱忱,“技術包括了互聯網和數字。”
另外是前瞻性,“要提前看到領先其他人的先進性。比如小鎮酒店里的水張嘴就能喝,其他國內酒店還做不到,這也是對技術的把控。”
而在團隊與人才的選擇上,投資者們無一例外高度重視。“投資投的是錢,實際上看的是人。投資內容,要找到這個行業最好的人,并長期投資下去;或者看好一個人,連續去投,并對他的創新給予足夠尊重。”對于這一觀點,海航旅游集團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李昕楊也表示贊同。
【韓劇的啟示】旅游產品開發跟不上“國民老公”更換速度
電影《少林寺》,可謂影視劇助地方旅游業飛騰的經典案例。然而,在國內對這樣的“助飛”一次也難求的情況下,作為先行者和成功者的韓國,已經遇到“幸福的煩惱”。
韓國旅游發展局武漢辦事處首席代表陳鐘和介紹,1993年在央視播出的韓國電視劇《嫉妒》,是第一部登陸中國的韓劇,之后隨著韓流盛行,韓國電視劇與旅游業開始結合起來。
比如韓劇《藍色生死戀》,2001年在臺灣播出受到歡迎,韓國旅游發展局第一次和當地旅行社合作開發了一系列旅游產品,韓國江原道一些地方成了旅游觀光地。隨后的《冬季戀歌》熱播后,韓方很快就策劃了旅游產品和推廣方式。
火爆當中也遇到一些問題,比如韓劇觀光點難以成為固定的旅游景點,有些地方在火爆一陣之后就沒人去了。
影視劇助推旅游業,陳鐘和還說了一點,“通過《太陽的后裔》,宋仲基成為‘國民老公’,但是前幾年可不是他,有李敏鎬和金秀賢等,然而,明年還可能是別人。根據人氣韓劇開發旅游產品是需要周期的,但是旅游跟不上流行的變化。”這些,對我們的“文化+旅游”,是否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