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4月28日公布的數字顯示,2015年外出農民工為16884萬人,比上年增加63萬人,增長0.4%,這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其中,跨省流動農民工7745萬人,比上年減少122萬人,下降1.5%。跨省農民工數量減少,與一些中西部地區的農民工收入和沿海差距縮小有關。
今年32歲的吉俊芬在家鄉重慶市合川區雙槐鎮的農民新村賣豆腐,一個月純收入有5000元左右,目前正打算在合川買房。
吉俊芬十幾歲就到廣州打工,直到2012年,為了解決兩個孩子的上學問題才毅然決定返鄉。當時,她的打工收入在每月2000元左右,去掉必要的吃住開支,能存下來的不到千元。
像吉俊芬一樣,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農民工開始返鄉就業。
國家統計局4月28日公布的數字顯示,2015年全國外出農民工為16884萬人,比上年增加63萬人,增長0.4%。其中,跨省流動農民工7745萬人,比上年減少122萬人,下降1.5%。據了解,這也是2010年以來跨省農民工數量首次出現減少。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當年跨省農民工數量也曾出現過下降。(農民工指戶籍仍在農村,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
相比2010年高達802萬的外出農民工新增數量,2015年已不到彼時的1/10。外出農民工減少甚至影響了農民工總量,2015年農民工總量為27747萬人,比上年增加352萬人,增長1.3%。這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
中國社科院農業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當前農民工愿意回鄉工作,表明城鄉差距、沿海內地區域差距在縮小。現在,農民在家鄉不只是有務工收入,而且還有宅基地、承包地等收益。農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如果可以一次性轉讓獲得補償,還可以進城買房。
“現在需要通過試點來推進這個工作,否則農民工還是不愿意進城。”李國祥說。
跨省農民工減少122萬人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15年外出農民工16884萬人,比上年增加63萬人,僅增長0.4%。而2010年-2014年,外出農民工數量增速從5.5%逐年放緩至1.3%。按此趨勢,2016年外出農民工數量不排除從增長轉為下降的可能性。
2015年外出農民工中,跨省流動農民工7745萬人,比上年減少122萬人,下降1.5%;占外出農民工總量的45.9%,比上年減少0.9個百分點。
農民工外出數量增速放慢,特別是跨省農民工數量減少,主要與一些東部沿海產業向內陸轉移,中西部地區的務工收入與沿海地區差距縮小有關。
吉俊芬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因為學歷低,自己在廣州做皮鞋加工壓力大工資低消費高;回家自己創業雖然很辛苦,每天早上四點就要起床準備做豆腐,但是收入也比外出打工好。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汪三貴認為,農民工返鄉就業很正常,因為現在中西部的一些貧困地區都在強化扶貧工作,所以邊遠地區農民務工收入都有所提高。“在家鄉打工總收入并不一定比沿海高,但是生活成本也低,還可以照顧家里。”汪三貴說,他調研的很多落后省份因為扶貧,一些產業發展較快。比如貴州六盤水,農民工工資每天60-100元的不少,年輕農民工收入更高。
數據顯示,目前沿海和內地的農民工收入相差不大。2015年在東部地區務工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213元,和中部的2918元,西部的2964元,差距只有10%左右。
流向大中城市比重攀升
2015年的數據顯示,外出農民工仍傾向于流向大中城市,在中小城市落腳不是主流。這與國家希望農民工進入中小城市,實施新型城鎮化的政策方向背道而馳。
外出農民工中,流入地級以上城市的農民工11190萬人,占外出農民工總量的66.3%,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跨省流動農民工80%流入地級以上大中城市,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省內流動農民工54.6%流入地級以上大中城市,提高0.7個百分點。
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要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從2015年的39.9提高到2020年的45%。根據測算,未來5年常住城鎮人口和新的城市戶籍人口,需要每年增加1000萬左右。
濟南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葛金田認為,農民工回鄉就業能留在中小城市為好,但是目前中小城市缺乏就業機會,年輕的農民工已經適應了城市生活,再回農村很難。
“這是中國特有的,也是中國土地制度下出現的特有現象。”葛金田認為,農民很多不愿意轉為城市居民,是因為農村的宅基地、承包的土地還是農民社會保障的重要內容。下一步農民要轉成城市居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一些農民工即便在城鎮就業,也不愿意轉為城鎮戶籍,這使得新型城鎮化政策打折扣。吉俊芬就告訴記者,她不愿將農村戶籍轉為城市戶籍,因為自己家還有4畝多地,由父母種糧食和蔬菜。
云南省昭通市鹽津縣村民顏昌雄家里有50多畝地,現在由在村里的親戚幫忙打理。他自己2006年開始到昭通市打工,已經在鹽津縣買了一個130平方米的房子,戶籍也從農村轉到了城市,但是農村的土地承包證還在自己手中,因為顏昌雄想以后老了不在城市打工還是可以回農村生活,不愿意賣出去。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國家要加快試點,使得農民可以轉讓宅基地和承包地獲得收益,用這些收益在城市買房,實現農民工市民化。
“這和目前的流轉承包土地的情況還不一樣,因為流轉意味著真正的承包權還在自己手中,正式轉讓是讓自己不再有承包地。這樣農村土地集約化程度提高,農民有好處,農村也有好處。”李國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