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賺了錢,如何給高管發工資、如何給股東分紅尤其受到關注。
在分紅方面,老牌的“現金奶牛”依然慷慨,宇通客車和雙匯發展每股的分紅都超過了1元錢。
在給高管發工資這個問題上,河南各上市公司差距很大,同為公司副總,有的年薪只有10萬元,但有的可以達300多萬元。
豪氣
雙匯堅持大比例分紅
素有“現金奶牛”之稱的雙匯發展,2015年大比例分紅持續,按照其年報公布的分紅預案,達到了10派12.5元(含稅)。
而宇通客車現金分紅的比例也不低,拿出了10派15元(含稅)的高比例分紅方案,股利支付率到了93.94%。對投資者而言,現金分紅是股價上漲之外最實在的收益。每股超過1元的分紅,放在整個A股市場來看,都算是大手筆。
以宇通客車目前每股20元左右的股價來算,每股1.5元的分紅,對投資者來說,不考慮股價漲漲跌跌,僅是股利收益方面,年化收益率就達到了7.5%,秒殺了市面上絕大多數理財產品。而且宇通客車的股價可以說相當堅挺,去年雖然經歷了大跌,但股價并沒有太大波動。
對很多大方分紅的上市公司而言,其背后多有業績支撐,雙匯發展和宇通客車多年的業績穩定自不用說,擬拿出去年凈利潤的96.16%進行分紅的多氟多,去年盈利3100多萬元,同比大增300%以上。
佰利聯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八成,它也拿出了10轉25股派3.5元(含稅)的分紅方案,轉送比例之高,在河南上市公司中拔得頭籌。
例外
業績不好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比例分紅公司中,也不乏業績并不出彩的。
豫光金鉛去年凈利潤只有1267萬元,同比下滑了50%以上,盡管如此,它還是拿出了10轉20股派0.13元(含稅)的高送轉方案。
豫光金鉛因其慷慨的送轉計劃,雖然帶來了數個漲停板,但同時也引來了交易所的問詢函,讓其談談為何在主營業務利潤繼續虧損的情況下,仍實施高送轉。對此,豫光金鉛回復,自2003年實施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8股后,在同行業中,該公司總股本較低,公司認為本次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案符合公司目前及未來業務開展的需求。
一些機構人士很快發現,高送轉恐怕是豫光金鉛在為其定增鋪路。當時豫光金鉛的股價已經跌至其定增價之下,高送轉一出,豫光金鉛立刻受到追捧,股價一度上漲超過60%,遠遠超過其定增的價格。
“如果不是現金分紅,只是資本公積金大量轉增股份,其實就是在玩數字游戲。”華泰證券分析師侯東東說,比如10轉增20,轉增過后,本來30元的股價變成了10元,投資者除了手中股份數量多了,別的收益并沒有。
而上市公司大股東,卻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抬高股價,達到減持、保衛定增價等目的。
年薪
最貴高管日薪近萬元
與分紅一樣,在給高管發工資這事兒上,上市公司開出的年薪也千差萬別。
河南上市公司高管中,年薪最高的莫過于中信重工的副總經理張其生,根據2015年年報數據,他的薪酬高達345.9萬元,每天賺近一萬元。
這位副總,擁有博士學歷,是高級工程師,畢業于東北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歷任首都鋼鐵公司副廠長,榮信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信重工總經理助理兼洛陽中重自動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經理,現任中信重工副總經理。
中信重工另外一位副總經理,美國人Ivo Botto的年薪也高達227.7萬元。Ivo Botto本科畢業于麥肯齊大學冶金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密蘇里科學與技術大學冶金工程專業。
他的很多工作經歷,都與鋼鑄鍛、有色合金等有關。他還擔任過福勒史密斯公司研發部材料科技全球經理,2013年開始擔任中信重工熱加工系統首席技術官。
而隆華節能的總經理孫建科,也同樣拿到了300萬元的高薪。
對于隆華節能來說,他同樣是一位技術型創新型人才。他曾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任所長,在青島雙瑞海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等職務。他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分析
年薪低的高管
不意味著收入低
對上市公司來說他們不僅愿意為技術型創新型人才開高薪,對于優秀的管理團隊,他們也不吝嗇。
洛陽鉬業的董事長、總經理以及幾位副總,年薪都在100萬元以上。雙匯發展管理團隊中,總裁游牧年薪230.97萬元,11位副總裁以及1位財務總監,年薪都在100萬元以上,個別比較高的達到了180萬元。
在梳理高管薪酬的時候,河南商報記者發現一個有趣的情況,洛陽的上市公司似乎特別青睞開高薪。
除了上述提到的中信重工、洛陽鉬業、隆華節能,中航光電的董事長郭澤義年薪也高達90.66萬元,北玻股份董事長高學明年薪83.19萬元、總經理高理年薪80.42萬元,普萊柯董事長張許科年薪84.57萬元。
從平均水平看,河南上市公司總經理級別的高管,年薪在四五十萬元比較普遍。
與高薪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個別公司的高管薪酬非常低。恒星科技董事長謝保軍年薪15萬元,總經理焦耀中年薪13萬元,幾位副總經理年薪在8萬到10萬元不等。
通達股份的董事長史萬福年薪也只有16.4萬元,總經理曲洪普年薪為14.4萬元,副總級別的幾位高管年薪都在11萬元左右。
盡管他們的年薪與“最貴”副總相差約30倍,但并不意味著他們的收入就非常低。
以恒星科技為例,這些高管手中都有20萬到50萬不等的股份,董事長持股數更是高達2.4億股,總經理也持有5445.7萬股,按照去年恒星科技10轉5股派1元(含稅)分配預案,董事長拿到的分紅就高達2000多萬元。
通達股份也是如此,此次通達股份也拿出了10轉20股的送轉方案,幾位高管持股多則數百萬股,少則也有三五十萬股,他們的收益還是非常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