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蒜你狠”再次發威。記者在山東金鄉、河南中牟等大蒜主產區調查發現,產量下降、市場供求是這波“蒜你狠”行情的決定性因素,但其中也不乏投機者的推波助瀾。
在投機者看來,蒜市猶如賭場。賭對了可一夜暴富,開豪車衣錦還鄉;賭錯了則傾家蕩產,追債者令你有家難回。投機者通過多種手段影響價格,有小戶炒家直言“今年投了100萬元,差不多掙了100萬元”,大戶炒家的資金甚至過億元。
“一朝天堂一朝地獄”的賭場大戶炒家資金過億元
“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在金鄉縣緡城路上的南店子大蒜市場,每天都聚集著上百名大蒜經紀人。這里在業內有“大蒜華爾街”之稱,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大蒜價格都由這里主導。
金鄉是全國大蒜的主產區之一,金鄉及周邊幾個縣市的大蒜占到了大蒜主產區產量的一半以上,庫存量更是超過六成。在這里,“炒大蒜”并不是什么秘密,有時一批蒜在冷庫里沒動,就被轉手了好幾次,在“蒜你狠”行情推動下,許多投資者一夜暴富。
“今年投了100萬元,差不多掙了100萬元。”金鄉縣馬廟鎮的蒜商老程說,他只是個小戶,一千萬元以上的資金才算中等,大戶的資金有的過億元。老程去年存了200噸大蒜,收的時候約5元/公斤,今年的賣出價約12元/公斤,除去每公斤1元多的存儲等費用,差不多每公斤凈賺5元。
據了解,去年7月份,金鄉大蒜收獲后開始收購入庫時的價格約為4.7元/公斤,而今年3月中旬達到12.8元/公斤,上漲170%。“今年的最高價格已經超過了2010年時的高點。”金鄉縣大蒜產業信息協會常務會長、中國大蒜產業信息聯盟秘書長楊桂華說。
巨大的收益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2010年、2012年、2016年是大蒜價格的波峰,其余年份則較低。特別是2008年底,大蒜價格曾一度跌至只有幾角錢甚至是幾分錢一斤。
2012年,金鄉來了一名被稱為“朱老三”的外地人,“當時他帶了幾億元的資金來,結果大量進貨后,價格雖短期快速拉升但又很快下跌,反而賠了一億多元。”金鄉縣一位業內人士說。
“炒蒜”如炒股貫穿生產、入庫、銷售整個周期
在大部分蒜商看來,市場供需是決定大蒜價格的最根本因素,“大蒜多了,再有錢你也難以炒起來”。但他們也承認,炒作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劇了價格的波動幅度,并且在炒作過程中“什么辦法都可能會用到”。
“目前,傳統生意不好做,一些大的投機商,比如東北、上海的一些房地產商等手握資本的人,他們一出手就是三四萬噸。等第二年三四月份市面上的蒜少了,他們就開始哄抬價格,制造蒜價大幅上漲的預期。”中牟縣冷藏保鮮協會會長劉少臣說。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大蒜減產的普遍預期是大蒜價格上漲的最初因素,但在消息的散播過程中,有的被夸大甚至被人為利用。“當時大蒜交流群里,有人發布部分地區大蒜絕產消息,但后來證實并沒有那么嚴重。”金鄉一位大蒜經營者說,特別是今年2月底,蒜商們在山東開了一次保鮮行業大會,會上傳出的數據說全國庫存僅剩60萬噸,自那天起大蒜就開啟了“瘋漲”模式。
除了在真真假假的消息上做文章外,據多位業內人士介紹,操縱價格過程中,大的蒜商有不少手段,其中之一是自買自賣,制造價格假象,引導其他蒜商跟風;二是準備出貨時,以更高價格收購,但實際收購量較小,同時暗地里大量簽訂單出貨。“跟炒股很相似,各種方法和手段都用上了,賭蒜已貫穿大蒜生產、入庫、銷售的整個周期。”一位業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