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緊張有序的校園生活中,提高孩子的睡眠休息質量?今年4月2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經開區教文體局高度重視,緊密結合文件精神,積極將睡眠管理同課程教學體系和家校育人機制相結合,加強對學生晚間睡眠的指導和管理,同時也對學生的午間睡眠管理和午休課程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經開區教文體局選出部分學校為提升學生睡眠質量的試點校,通過制定各學校的《學生午休改革方案》和《學生午休細則》,對學生午休的場所選擇、流程、安全防疫、環境創設、組織管理等工作進行細化?;I備過程中,試點學校根據各自情況將圖書館、閱覽室、多功能室、體育館或尚未投入使用的空余教室設置成“午休室”,同時檢查教室內的用電、消防安全;安裝取暖、降溫設備、窗簾等,保障學生中午能夠舒適“躺睡”。
為了能讓學生實現有品質的午休,提高休息質量,經開區教文體局還要求各學校將午休升級為一門課程,鼓勵學校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午休課程”的個性化嘗試,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制定符合本校校情、具有本校特色的午休課程。
經開區行知小學把午休和勞動教育課程相結合,在保證學生高質量午休的同時,指導學生學會物品收納、床鋪疊放,養成良好的衛生及生活習慣。午休前,老師會指導學生稍作運動,午休結束后,同學們會跟隨音樂起床整理內務。學生們要把被子疊好放在統一的位置,并將床鋪收拾平整。每個房間每周都會評選出內務小達人,將勞動教育融入校園生活中。在午休課程的浸潤下,孩子們養成了自理、自立的良好生活習慣。
經開區朝鳳路小學,午餐后同學們一起進行衛生打掃是每天的必備環節,這不僅是對班級環境的保持,更是在潛移默化中、在點滴中培養學生的文明用餐禮儀,勞動技能,小主人翁意識。衛生打掃環節結束后,朝鳳路小學將組織進行40分鐘的午間互動課,內容包括寫作業、閱讀、志愿者服務、綜合實踐活動、觀看紀錄片或教育類視頻等,隨后進行午休。
世和小學的午休課程則包括衛生健康課程、勞動課程、文明禮儀課程、美好午休課程和安全教育課程。由校體育教師、校醫、心理教師確定教育內容,向學生普及午睡前的健康知識、午休準備及注意事項,保證學生科學睡眠、健康睡眠。同時設定周學生習慣養成計劃表,在鋪床疊床、整理衣服、系鞋帶、鞋子擺放、午休教室衛生保持和打掃等各方面進行培訓和比賽,提升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成為生活小達人。據悉,為保障學生睡眠質量,世和小學還采取教師講紅色故事、童話故事或播放有助于學生睡眠的中國古典音樂等,助力學生快速進入深度睡眠。
學生睡眠質量關系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平躺式午休”不僅讓孩子們得到更充分的休息,還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飽滿的精神進行下午的學習,保障了學習效果。經開區午休課程的開發,也進一步豐富了區中小學生的午休內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切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
經開區教文體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經開區將在試點學校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學校的午休條件,合理安排學生的午休時間,積極探索新的午休課程,讓孩子們睡得好、身體好、學得好,讓美好教育從美好睡眠開始。(記者 王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