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高素質的醫者,是推動健康河南建設、保障人民健康的有力支撐。記者昨日從省政府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我省將采取一攬子有力措施,進一步優化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結構,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
目標:建立“5+3”為主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立以“5+3”(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或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為主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醫學教育學科專業結構更加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更加科學高效,醫學人才使用激勵機制更加健全,基層適用和緊缺人才培養取得明顯成效。
到2030年,全省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政策環境更加優化,建成特色鮮明、國內領先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醫學科研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服務衛生健康事業的能力顯著增強,為健康中原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全面優化醫學人才培養結構
根據《實施方案》,“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創造條件布局1~2所本科醫學院校。同時,支持具備條件的高校增設一批本科醫藥衛生類專業。
同時,要優化醫學學科專業規模和結構。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類專業招生規模,穩步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教育。無相關醫學類專業基礎的非醫學院校不得設置醫藥衛生類專業。已設置本科醫藥衛生類專業的高校,其對應專科專業不再招生;高校不再舉辦醫藥衛生類專業的中等職業教育。醫藥衛生類中等職業教育逐步轉向為鄉村基層和養老托育等服務業培養人才。
加強醫學學科專業內涵建設。我省將建設30個左右國家級、省級醫學類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此外,我省還將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力度。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成立全科醫學院(系),3年內推動醫學院校普遍成立全科醫學基層教學組織等機構。加強面向全體醫學生的全科醫學教育,到2025年,建設20個左右省級全科醫學實踐教學示范基地。
提升院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提高入學門檻、加強醫德教育。今后,我省將在提升院校醫學人才培養質量上下功夫。
不斷提高醫學專業生源質量。高職(專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實行高職高專提前批次錄取;逐步減少臨床醫學類專升本招生規模;醫學院校在臨床醫學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考試招生中,進一步加強對考生職業素質和臨床實踐技能的考查。
推進醫學教育質量評估認證。將醫師資格、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作為評價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對資格考試通過率連續3年低于50%的院校予以減招。
加強醫學科學研究和醫藥創新
我省要發揮綜合性高校學科綜合優勢,積極探索建立“醫學+X”多學科交叉融合平臺和機制,培育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醫學創新平臺。圍繞生命健康、臨床診療、生物安全、藥物創新、疫苗攻關等領域,建設臨床診療、生命科學、藥物研發高度融合,醫學與人工智能、材料等工科和生物、化學等理科交叉融合,產學研融通創新、基礎研究支撐臨床診療創新的具有河南特色、國內一流的醫藥基礎研究創新基地。
深化住院醫師培訓
全面落實住院醫師合理待遇。面向社會招收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培訓對象培訓合格當年在醫療衛生機構就業的,在招聘、派遣、落戶等方面按當年應屆畢業生同等對待。對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的本科學歷臨床醫師,在人員招聘、職稱晉升、崗位聘用、薪酬待遇等方面與臨床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
此外,我省還將加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考核力度。推進畢業后醫學教育基地認證,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考核通過率、年度業務水平測試結果等作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質量評估的核心指標,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業理論考核通過率連續兩年排名全國后5%位次的基地予以減招。(記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