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們的學校,充滿活力,幸?;ㄩ_處處芬芳;你看我們的師生,凝神聚氣,自信堅定內心充盈……”
唯有源頭活水不竭,教育才能始終煥發生機與活力。鄭州經開區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引領發展,不斷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使其內化為不竭動力,從而實現一所又一所學校的“重生”,引領學生成長、教師成才、學校發展。
生機與活力是優質教育的根基。前不久,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激發中小學的辦學活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之年,是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高質量建設的關鍵之年,也是經開品質教育實現“三年兩目標”的關鍵階段。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經開區以學生的成長為中心,堅持“和而不同”的辦學理念,讓悅納尊重與因材施教淬煉出不竭的智慧源泉,一批批充滿活力的特色學校不斷涌現,打造經開教育的新峰值,真正實現“一校一品、品品皆精”的辦學格局,而這一步步最終都轉化成學生的幸福之源、教師的動力之泉。
夢想致遠 朵朵蓓蕾綻放
定了!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當這個消息傳至鄭州經開區后王小學校園,全校頓時沸騰起來,師生歡呼雀躍,盡情釋放著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籃球之于這所校園,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精神。這正是該校積極探索學生多元化發展,讓“體教融合”動起來、亮起來、活起來,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生動實踐。
時間回到兩年前,作為一所遠離市區的鄉村小學,學習習慣差、自信心不足,是后王小學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當務之急就是激發學校的活力,提振師生的精氣神。學校通過分析校情和生情發現,師生大多喜歡籃球這項運動,學校的體育老師也是籃球專業。經過調研,學校從2018年起將籃球作為特色項目發展,在學校三年規劃中將籃球特色發展寫入章程,同時,設計制定了籃球大課間、籃球校本課程、籃球社團訓練計劃,在校園內大力開展籃球活動。
在經開區教文體局全力推進東西部教育均衡發展的背景下,后王小學籃球特色發展進入快車道,2019年,新建標準塑膠籃球場, 2020年4月,區教文體局拿出專項資金支持學?;@球運動,特別是為每一個學生購買一個籃球,讓全體師生逐漸形成了“我愛學習、我愛打籃球”的理念。體育老師郭恒川帶著孩子們,白天上好體育課,下午做好社團訓練,學校每學期舉辦校園籃球“世界杯”、師生籃球聯賽等活動,營造了“人人掌握籃球特長”的校園風貌。
經開區中小學生籃球比賽小學女子冠軍,鄭州市中小學生體育節籃球比賽小學女子乙組一等獎、男子乙組二等獎,鄭州市籃球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孩子們不斷在籃球場上“打出名堂”,生動詮釋著學校“以體育人”的教育魅力。
籃球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同時,更促進了他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在這里,籃球對于每一位學生的影響,遠不止競技這么簡單,籃球為這所鄉村小學帶來了活力,更帶來健康和自信。
深挖潛力 奏響時代強音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在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當下,深化體育課程一體化改革的進程中,創建新穎模式、提升活動質量是促進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關鍵。無獨有偶,九龍小學也是經開區激發學校辦學活力,特色精品發展的樣本學校之一。這里的孩子們每天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別樣的“奪冠”。
每一天,孩子們在操場上認真艱苦訓練,盡情地享受著排球帶來的樂趣,排球已經成為大家生活中最好的伙伴。學生們嫻熟的排球技巧,極佳的排球意識,奮勇拼搏的身姿,永不言棄的頑強精神,感動著場外的每一個人。師生們說,最喜歡電影《奪冠》里那句臺詞:“有人活在夢里,有人喜歡現實,有人喜歡把一種變成另一種。”
在這所農村小學,沒有恢弘的體育館,有的是一群熱愛運動、熱愛排球的孩子。學校根據孩子們的喜好,積極探索和實踐,確立了以排球為載體的辦學特色,創新設置了校本課程《快樂排球》,分年段開設排球課,創編排球大課間,做到學生人手一球,形成了“人人喜歡,個個會看,人人會打”的排球校園氛圍,除此之外,還聘請專業排球運動員作為教練,組建排球隊,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為學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鄭州市排球特色學校,累累收獲見證成長,而更重要的是,這里,已形成以排球文化精神為主導的校園文化,不斷拓展教育空間,激發師生內驅力,并提升為一種奮發進取、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的學校精神文化。孩子們充分鍛煉自己、展示自己,通過排球運動樹立了“打好球、讀好書、做好人”的理想信念。
排球讓這所學校活力無限,師生攜排球向美而行。
以人為本 詮釋教育本真
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幅幅生動的景象,詮釋著經開教育的本真,那就是,激發活力,喚醒夢想,讓每一個生命幸福成長。
隨著《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強身健體成了必要選項,《意見》指出,要堅持整體推進與典型引領相結合,鼓勵特色發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發展新局面。學校體育工作如何創新開展?經開區早已在不斷的實踐中找準定位。全區各校深挖特色,不斷激活學校體育的育人價值,讓學生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春風化雨,玉汝于成。在該區,以優質教育保障和人才培養、理念更新為基礎,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優化師資隊伍、提高教育質量為著力點,促進區域教育縱深發展,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和每一所學校。
教育路上,沒有捷徑,只有途徑。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實現品質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教育強區,辦好轄區人民滿意的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近年來,經開區著眼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出經開區教育三個“高質量”、一個“相匹配”的新目標,即“均衡發展的高質量,教育教學的高質量,教育管理的高質量,實現區域品質教育水平與轄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確立了“提升品質教育 打造品牌經開”的發展思路。
高質量的教育,一定是充滿活力、開放包容的教育。以“學校有特色、教師有風格、學生有特長”的愿景引領教育創新發展,是經開教育的顯著特色。近年來,全區挖掘學校文化內涵,打造校本特色,實施“一校一案”的政策,實現了校校出精品的內涵發展。外國語小學的悅教育、朝鳳路小學的立人教育、六一小學的易藝教育、實驗中學的共生教育、實驗小學的樂教育、祥云寺小學的家教育、民族小學的和教育……經開區各校,聚焦文化立校、精神育人,通過建立共同愿景,激發校園活力,引領全體師生帶著共同信念和價值追求,幸福前行,形成了辦學體制多元、內涵發展豐富、走向教育現代化的堪稱教育樣本的“經開品牌”。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全區還通過集團化、學區化辦學等途徑,加強校際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的輻射帶頭作用,縮小城鄉、校際間的差距,整體提升辦學水平及辦學活力。
在這里,以均衡為主線、質量為核心、改革為動力、教師為關鍵、服務為宗旨,實現優質教育的全面開花。
在這里,為每一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碩果壓枝桃李芬芳。(記者 周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