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相映生輝。
10月26日,鄭州市二七區長江東路小學舉辦的“長東展示課”如約而至。這堂課上,剛入職的年輕教師徐瑞和已經退休的志愿服務者李增艷同場“競技”,一個講音樂、一個談朗誦。雖然年齡有差異,但他們用經驗和專業,都讓課堂“活”了起來。
在青年教師徐瑞的音樂展示課上,他用笛聲帶領孩子走進一首彝族民歌《趕圩歸來啊哩哩》。
為了讓孩子們帶著思考聆聽音樂,理解音樂,徐瑞通過一組圖片,講解彝族民族生活特色,幫助學生們了解歌曲背景。教學過程中,他采用口訣的方式幫助學生記憶歌曲節拍,新穎的導入和別致的設計盡顯專業能力和教育素養。
“朗讀是什么?以普通話為基準,把文學作品用清晰的吐字、個性的聲音,采取恰當圓潤悅耳的語言技巧,是語言表演藝術的二次創作。”53歲的李增艷是一名志愿服務者,來自長城康橋社區。熱愛朗誦的她,在這節特殊的課堂上,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全部展示出來。深情朗誦、熱情指導,現場,不少教師被李增艷的熱情打動。
“不定人員、不定課題、不定教法。學校是老師和學生一起學習的地方,我們不僅要學技術,更要練素能、提情懷。”長江東路小學校長胡建玲表示,希望老師們通過展示課活動,感受到青年教師乘風破浪的沖勁,更領悟到年長教育者孜孜不倦的韌勁,向著美好教育的方向篤定前行。(記者 周星)